铁道兵文苑

铁道兵重要铁路干线:嫩林铁路(2)



 

  铁道兵重要铁路干线:嫩林铁路(2)
 

  今天,选了一张祭奠战友的照片做封面。照片是昵称“老黑”的战友发我公众号的。他参加过嫩林铁路修建,今年6月组织战友由西安赴大兴安岭,重走故地,拜谒战友墓园。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这张照片打动我。千万里寻访,敬奉贡品,深深地低下军人的头颅,向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这样的照片,这些年经常见到。他代表了五湖四海的铁道兵,对千千万万为国捐躯的铁道兵战友最深情的怀念。

  郭维城将军是嫩林铁路建设前期指挥。《向林海进军》是他对嫩林铁路建设的回忆文章,主要讲述从中央到铁道兵高层关于林区铁路建设的决策过程及其意义。工程的艰巨,环境的恶劣,战士们战天斗地的风采,只是简略地记叙。

  选发了当年参建者王振江的留言,他深有体会地用事实说话,丰富了本期公众号内容。

  《向林海进军》,昨天是视频截图,今天请大家欣赏铁道兵文工团演出的舞蹈《向林海进军》——

       因为选发郭维城将军的文章,也将他的简要经历介绍如下——

 

图片

  
       
郭维城(1912.8.21—1995.1.1),满族,辽宁义县人,193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同年参加东北军。西安事变爆发,积极宣传中共中央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七•七”事变后,为密切东北军与八路军的关系做了大量工作。1942年,任山东军区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任齐齐哈尔护路军司令员兼齐齐哈尔铁路局局长、铁道兵团前进指挥所副司令员、衡阳铁路局局长等职。1952年12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新建铁路指挥局局长,率铁道工程部队6个师,用60天时间,突击建成龟城至殷山段129公里铁路,创造战时抢修抢建铁路奇迹。接着率部完成德(川)八(院石)铁路修建任务。1954年从朝鲜回国,历任铁道兵第一指挥所司令员、铁道兵副司令员。先后参与指挥修建黎湛、鹰厦、包兰等铁路。1960年后,兼任大兴安岭会战指挥部指挥、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参与领导了东北嫩林、川黔、贵昆、成昆等铁路建设。“文化大革命”中被关押六年。恢复工作后,1975年河南驻马店地区京广铁路遭受特大洪水灾害、1976年唐山大地震,他指挥抢险救灾,成绩突出,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1976年10月,兼任中共郑州铁路局第一书记,整顿中原铁路秩序,使铁路运输很快恢复正常。1977年6月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副部长、铁道部部长、党委书记。1981年5月,任铁道兵副司令员。1983年1月,任铁道兵善后工作领导小组组长。1987年离职休养,为争取张学良将军的全面自由奔波,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

  郭维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1月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图片
 

  向林海进军

  郭维城

  岁月流逝,转瞬26年过去。昔日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如今已建设成为祖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过去无路难行的森林腹地,现在铁路、公路四通八达。一列列满载木材的列车,驶向祖国各地,对四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回忆往昔,开发大兴安岭林区大会战初期战斗的日日夜夜,仍历历在目。

  [一]

  会战前夕,中央的一系列指示为大会战的胜利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60年代初,中央针对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艰苦奋斗,经济形势一年比一年好,工农业生产开始回升。为进一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快地实现木材生产,国务院于1964年初着手研究开发大兴安岭林区问题。国家经委根据国务院的指示,于1964年1月21日召集有关部门开会,研究开发大兴安岭林区。薄一波副总理在会上指出:木材产量仍是我国工业生产中的一个主要薄弱环节,需要大力加快森林工业建设。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央决定,采取石油工业部建设大庆油田的经验,以林业部和铁道兵为主,会同其他各有关单位,集中力量,艰苦创业。在大兴安岭林区组织一个会战。薄副总理责成林业部、铁道兵和其他有关部门组成一个小组,尽快提出一个方案来。经过小组反复研究和协商,林业部和铁道兵于1月27日联名向国家经委并党中央书记处上报了《关于开发大兴安岭林区的报告》。报告建议,集中力量,在大兴安岭北坡、东坡林区打一个歼灭战。计划建设8个林业局,首先从嫩江向北经加格达奇伸入林区腹地修建一条大铁路,预计铁道兵投入三个师兵力担负修建。关于会战的组织领导,建议组成会战指挥部和指挥部党委,由林业部、铁道兵、东北林业总局的负责同志分别担任指挥、政委和副指挥,统一领导林区建设和生产。同时将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所属的鄂伦春自治旗和黑龙江省所属的呼玛县划为特区,成立特区政府,在会战指挥部党委统一领导下,负责林区各方面的工作,为林业生产建设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月10日以中发[1964]92号文件批复同意林业部、铁道兵的报告,并转告各有关部门和省区。中央文件着重指出:“开发大兴安岭林区,是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鉴于过去几次试图开发,进去后都未站住脚,这次我们既然下决心进去,就一定要站住脚,一定要取得全胜。”“中央同意报告所提组织开发大兴安岭的会战指挥部,并决定由郭维城同志担任指挥,张世军同志担任副指挥,指挥部成立党委,由罗玉川同志担任书记兼政委,郭维城为副书记。指挥部由林业部直接领导,同时接受黑龙江省委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的领导。由于铁道兵担负的工程任务,同时接受铁道兵党委的领导。”

  中央任命我为大会战的指挥,深感身上的担子繁重。我知道大兴安岭是个宝地,林区木材丰富,林地面积约800多万公顷,蓄积量约7亿立方米。可是大兴安岭的冬季气候极其严寒,每年冰冻期长达8个月,最低气温达零下57度,一直被视为人迹罕至,难以生活的“高寒禁区”。听说在日本侵占东北时期,侵略者为掠夺木材,曾先后四次闯进林区,都因制服不了严寒而未得逞。解放后,又先后两次组织工人进入林区开发木材生产,也因冬季寒冷,而未能站住脚。我暗暗地下决心,这次闯进“高寒禁区”,一定得站住脚,遇到任何困难绝不后退,要打好这场大会战。我也开始做准备工作。

  在报告批复前,李富春副总理于2月5日找罗玉川副部长和我,传达了中央的精神,并当面作了指示,其要点是:会战工作千头万绪,工作要重点和一般相结合,要在全面安排中抓重点,以重点带动一般;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分析工作,做好经济比较,要考虑投资少,收效快,要好要省,没有好省就没有多快;要学习大庆油田精神,披荆斩棘,把大兴安岭建成一个科学管理的,有文化的林区;特区政府,先在这一地区搞,以后考虑适当扩大,分两步走,水到渠成;这一歼灭战,决定打,打到底,一定要顶得住,一定要打胜,任何情况,多大困难,也不能撤下来。

  2月23日,铁道兵政委崔田民同志向总参杨成武副总参谋长汇报参加林区会战的安排时,杨副总长说:坚决按党中央、国务院批示办。中央、国务院已下决心就坚决执行,不但要办好,而且要办得很好,不能犹豫、含糊。责任重大,事在人为。要拿出“向林海进军”的精神,有决心,有干劲,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千方百计,设法完成任务,决不能出纰漏,一定要站住脚,任何情况不能撤出来,一定要打胜。杨副总长又说:铁道兵的任务比较艰苦,军队只使用不爱护不行,一条是在政治上爱护,一系列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要加强;一条是物资方面,应该解决的、必须解决的一定要设法解决。中央文件下达后,各单位都积极行动起来。国家经委于4月7日再次召开会议,进一步确定解决大会战中的有关问题。薄一波副总理主持会议,到会的有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林业总局、林业部、铁道部、水电部、商业部、粮食部、国家计委、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和铁道兵等部门的负责同志。这次会议着重讨论研究了会战指挥部与参加会战的铁道兵部队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关系以及组织特区政府等问题。薄副总理强调,开发大兴安岭林区,不但要把铁路修好,把木材运出来,还要把育林工作搞好。他指出,为了打好这一仗,必须通力合作,除了林业部集中主要力量和铁道兵的共同努力外,同时请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加强领导,并且要求总参谋部、总后勤部以及中央有关部门予以大力协助。中央关于开发大兴安岭的批复、中央和解放军总部领导同志的指示和要求,给参加会战的干部、工人和铁道兵指战员以巨大鼓舞,进一步激发了战斗意志,坚定了打好大会战的决心与信心。
 

图片
 

  [二]

  组织开发大兴安岭林区会战,是在1962年中央为解决木材短缺,修森林铁路、公路,开发林业资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当时,工业要上去,必须解决木材紧张问题,解决木材紧张,就要加快木材生产,木材产量提高,又得解决林区交通建设问题。中央于1962年10月作出决定,扩编铁道兵部队,参加开发林业资源,担负修建森林铁路公路任务。为了贯彻中央决定,国务院农林办公室郝中士副主任和谭震林副总经理先后于11月3日和5日主持召开会议,主要研究修建森林铁路公路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主管林业工作的书记,铁道兵应邀派我参加了这两次会议。会议一致认为,扩编铁道兵,由铁道兵部队来承担森林铁路公路修建任务,这是关系到木材生产任务能否完成的关键。谭副总理说:“路不通,一切空,啥也不能解决。”责成农垦部王震部长会同铁道兵领导同志提出具体规划。

  11月6日,王震部长组织铁道兵领导同志开会。大家一致拥护中央关于扩编铁道兵承担修建森林铁路公路紧急任务的决定,分析了部队现状,提出了部队部署和工作意见。会后,王震部长将会议主要情况上报给谭副总理。谭副总理随即转报给周总理。

  11月11日,周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召开会议,研究扩编铁道兵参加林业建设问题,参加会议的有:谭震林副总理、张爱萍副总参谋长、王震部长、吕正操副部长以及各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铁道兵李寿轩司令员和我参加了会议。周总理强调说:“铁道兵修路要逐步机械化”,“除了修铁路外,还可以担负修建公路、机场、码头的任务。不管怎么样改变,供应还是按军队标准,由总后负责。”会后,铁道兵领导同志连日开会进行研究。铁道兵李寿轩司令员、崔田民政委于11月14日、17日先后两次给周总理、谭副总理、罗总长写报告。根据林业部1963年预计交给铁道兵承担的工程任务计算,建议补充10万兵员扩编铁道兵部队。

  11月23日,周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再次召开会议,继续研究扩编铁道兵,承担森林铁路公路修建问题。周总理说:“现在决定给你们补充10万兵,应该把任务、性质、编制彻底改革一下,铁道兵还是兵种,名字还是铁道兵,但是工程部队性质。”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周总理指示精神,杨成武副总参谋长于11月24日、28日和12月5日先后三次召开会议,研究扩编铁道兵参加林业工程问题。参加会议的有总参军务部、动员部、总政、总后、国家计委、经委、农林办公室、林业部、铁道部、劳动部、粮食部、商业部、铁道兵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经过三次会议充分研究和讨论,大家取得一致意见。会后,以扩编铁道兵修建森林铁路公路小组的名义向周总理、罗总长、中央军委写了报告,对铁道兵的任务、性质、编制、部队训练、装备经费和物资供应、兵力部署、施工任务作了详细报告。周总理于12月12日批准了这个报告。

  12月24日,总参谋部电示各军区,通报了铁道兵补员10万人参加林业工程的情况。为了传达贯彻中央和军委指示精神,铁道兵于12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第二届党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到会同志一致认为中央、总理、军委的指示,是铁道兵建设的根本方针,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会上还讨论安排了扩编和1963年的工作。会议期间,中央军委罗瑞卿秘书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现在一系列方针、政策、条例、办法都规定出来了,我们只有理由把工作搞好,没有理由不把工作搞好。”“使各项工作有所改变,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大会号召全体党员和广大指战员牢固树立劳动为荣、艰苦为荣、当铁道兵光荣的思想,发挥铁道兵在经济建设战线上的突击队作用,完成修建森林铁路公路的光荣任务。从此,部队边扩编,边投入森林铁路公路修建任务。东北三省区部署3个师;南方五省林业工程部署4个师,共约10万人。1963年和1964年,共完成林业工程计295项,森林铁路1255公里,林业公路821公里以及贮木场、通信、信号、房建、给水等工程,对于增加木材产量,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图片

  毛主席接见郭维城将军
 

  [三]

  开发大兴安岭,加快木材生产,建设大型林业基地大会战的序幕已经拉开。在北京经过一段筹备之后,我和政委罗玉川同志于1964年春节前离开北京北上,经牙克石进入加格达奇。过去虽然很向往大兴安岭,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进入林区。这次一到就被这林海雪原吸引住了。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多么需要它呀!当时的加格达奇,是一座十分荒凉的小镇,只有百多户人家。我们来到这里,别说办公地方,连住处都很困难。气温在零下30多度,生活艰苦,就用讲抗联战士艰苦生活和战斗故事教育部队。抗日英雄能做到的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讲。大会战的激情鼓舞着我们,什么困难都阻挡不了筹备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单位抽调来参加会战指挥部工作的干部陆续前来报到。军民共建大兴安岭。为加强力量,中央军委于1964年5月22日正式下达通知,由铁道兵抽调188名干部和78名战士参加林区会战指挥部工作。为了解决办公的地方,就在北部小坡上修一个不到300平方米的简易办公室,也是我们的家,办公在这里,吃住也都在这里。我们定下来一个原则,指挥部筹建要坚决贯彻勤俭办事业的方针,不买沙发,不买软椅,不买写字台,从我们领导做起一律睡硬板床。别看这些不起眼的事,对所属人员和部队震动很大,打开了艰苦创业的局面。会战指挥部是大会战的中心。我们一面筹建,一面开展工作,每天我们几个领导和工作人员都要忙到深夜,可是大家展望大会战的前景,情绪十分高涨,指挥部的工作很快铺开了。为了掌握实地情况,我和罗玉川政委等从加格达奇出发,沿着嫩林铁路的线路走向北上,一路艰辛一段一段地调查了解,一座座林业局、林场、贮木场和铁路公路网络的蓝图在我们胸中。我们到塔河、十八站后,为迎接大部队进驻,又转道呼玛、黑河、北安、哈尔滨市。
 

图片
 

  [四]

  为了搞好铁道兵3、6、9师部队开赴大兴安岭林区修建森林铁路的有关工作,铁道兵政委崔田民同志和我于6月20日在哈尔滨主持召开了工程、冬防工作会议。到会的除3、6、9师领导同志和铁道兵机关业务部门负责同志,还有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林业总局、总后勤部、沈阳军区等领导同志参加会议。会上具体确定部署了林区会战任务和冬防工作。早在年初,各师就陆续派出先头部队进点,调查了解情况,为大部队进驻创造条件。工程、冬防工作会议后,从7月起,原在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执行林业工程任务的3、6、9师部队,开始转入大兴安岭林区参加大会战,担负贯穿大兴安岭森林腹地的嫩林铁路的修建任务。嫩林铁路位于大兴安岭东南坡和北坡,南起嫩江站,向北经大杨树、加格达奇、林海至塔河后向西经盘古、樟岭、劲涛、图强、西林吉到达古莲站,全长676.7公里。根据国家安排,先修建嫩江至塔河段。铁道兵3个师的部署,从南到北依次是:9师负责嫩江至大杨树段,师机关驻嫩江县城;3师负责大杨树至大扬气段,师机关驻加格达奇;6师负责大扬气至塔河段,师机关驻呼玛县三荣岗。齐齐哈尔铁路局和东北铁路第五工程处承担了部分施工任务。先遣部队开进林区后,嫩江至塔河段即于1964年8月17日重点开工。部队向大兴安岭林区开进,困难重重,铁路沿线是无人区,嫩江至加格达奇段,只有鄂伦春猎民3个居民点。加格达奇至塔河更是人迹罕至,大部分地段森林密布,无路可通。广大指战员不畏艰险,披荆斩棘,艰苦奋战,向既定地点前进。没有道路就用斧头在密林里砍出一条条道来;没有菜吃,就挖野菜,蘸盐水。车辆不能开进,就肩背人挑,往里搬运粮食和物资。经4个多月的奋战,硬是在300多公里的原始森林里和人烟稀少的草原上安营扎寨,搭起3500多顶帐篷,抢建起12万多平方米的临时房屋,战士们创造出“地火龙”解决了室内取暖。突击抢修220公里的运输便道,抢运和储备了3个多月的主副食品,并沟通了通信联络,为打破“高寒禁区”的“夏进冬出”惯例作好了各方面的准备。部队边安家,边做好施工准备。大兴安岭地区冰冻期长,给施工带来了很多困难。广大指战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吸收在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冬季施工的初步经验,打破了大兴安岭冬季不能施工、“半年施工半年停”的神话,并逐步掌握了一套在严寒气候条件下的施工方法。在桥涵施工中,采用逐层冻结,逐层挖冰的“冻结法”开挖桥基。在沼泽地段,采用反扣“塔头”的措施,以减少春融后换填土方的工作量;冰包地段,采取爆破法开拓前进。

  干劲横扫漫天雪,豪情似火化冰霜。开发大兴安岭林区是铁道兵指战员一座新的练兵场,他们在这里创造出许多前人没有的方法和经验。一场军民并肩大会战已经全面展开。1964年9月,我奉中央命令调西南参加大三线建设,在“修路禁区”参加贵昆、成昆铁路大会战。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大会战的亲爱战友,告别了北国的林海雪原。

  公众号留言——

  振江

  铁道兵苦,修铁路苦,修嫩林铁路更苦,而嫩林铁路终点站西林吉(现漠河县)是苦上加苦。那里,铁路到头,国境到边,深山老林,渺无人烟。最低温度零下52摄氏度,可谓挑战人体生命极限。在那里,住的是帐篷,帐篷外边底部是木克楞板夹泥,中间塞满锯末子,用于御寒。穿的四皮,即皮帽子、皮大衣、皮大头鞋、皮手套。吃的是冻菜,压缩菜,酱油粉,鸡蛋粉。走的是冰雪路,崎岖山道。那里,沉睡千年的原森林古木参天,枝繁叶茂,钻进去往里走五分钟,如不熟悉军事地形学,极其容易迷山,不论部队还是当地群众,迷山的每年都有。记得是1978年阿木尔区武装部干部上山打猎失踪,至今下落不明。就是这样一个不毛之地,铁三师是第一批开进的,最后一批撤出的,整整二十年奋战在兴安。苦,吃尽了;累,受够了;难,克服了,真是一言难尽,但不作声响……;向三师战友们敬礼!
 

图片
 

  老黑

  塔十线,塔河,十八站,铁道兵十五团,我是十五团二营六连的七九年兵,塔十线上最大的一座铁路桥——”瓦拉干大桥”就是我们六连和十连共同修建的。这座大桥,我可以骄傲地说,瓦拉干大桥,塔十线,饱含着我的血和汗!今年六月十六日,我挑头并参与组织了铁道兵十五团西安兵”重走从军路,圆梦十八站”的活动。我们十八位老兵一路追寻着当年的足迹,从京通线上的奈曼旗站孤山子站一路向东来到了大兴安岭,来到了塔河,来到了十八站,首先,我们来到塔河烈士陵园祭奠牺牲在塔十线上的战友……随后大家各自寻找当年各个连队的遗迹,由于1987年那场大火,加上大火过后大片林区都进行过飞机播种造林。部队当年的痕迹荡然无存!还好,我看到了我建的瓦拉干大桥,我看到了我挖的那个桥墩!和大桥合个影,和桥墩合个影,下一步,返回的路上寻找,看望老战友,老首长……

 

图片
 

图片
 


 

图片


 

  版面图片限量,更多内容请关注美篇
 

  美篇链接、请点击查看
 

  图片说明:

  1、第一张图片来自网络

  2、其余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