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远 山



 

  远 山
 

梅岭

 


 

  初春的弥勒西山,春风拂面。清晨,鸟儿早早的就在树梢上、山林间叽叽喳喳拉开了嗓子。山坡上、箐沟边许多不知名的山花开始绽放,羞羞答答露出了笑脸。   西山,大自然赐予了她诱人的美景和无穷的魅力,让人陶醉,让人流连 ……  这里的风是凉的,山是绿的,水是清的;彝族阿细人更是勤劳勇敢,热情好客;这里民风淳朴,美酒飘香 ……
 


 

  然而,我们无暇欣赏这山间美景,无心留恋那路旁山花。因为我们的一位好战友,一位彝族阿细人的好儿子、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战士段玉祥,就长眠在这青山绿水间。虽然我们已阴阳两隔,但同是一起入伍,一起在部队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战友、好兄弟,我们无法忘记他,也不会忘记他。   当春天来临,我和另外二位战友岳光祥、张荣德来到了位于弥勒大山深处的西三镇凤凰山村,来看看已牺牲多年的好战友段玉祥家,还有他的妻子段芬兰嫂子。   凤凰山村有四百多户人家,在山区算是大村子了,改革开放40年,西山大部分彝族阿细村寨都已脱贫致富奔小康,还盖起了不少的小楼房,生活越过越有希望。但位于大山深处的凤凰山村,大部分阿细村民还住着青瓦红墙的土木结构房屋。虽说我们是来看看段玉祥家的,其实段玉祥战友早就没有什么“家”了。父母10多年前双亡,其有个弟弟段玉昌已分家单过,段玉祥的妻子段芬兰也回娘家与其弟弟共同生活。曾经其乐融融的“家”早已支离破碎。
 


 

  段玉祥是我们同年入伍的战友,年长我们两岁,我们称他段大哥。1978年冬,我们一起从云南大山里去到祖国北方当上了铁道兵。在部队里他经常关爱、照顾我们;他为人谦和、诚实,逢人便会笑脸相迎;他遇事果敢,敢于担当,勇于吃苦,工作更是任劳任怨,所以领导和战友都很喜欢他。在部队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肩负着建设祖国的光荣使命。先后参加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引滦入津”工程建设和大同至秦皇岛双轨电气化铁路工程建设。共同经历了铁道兵挥泪告别军旗,集体转业到国家铁道部工程局的特殊时刻。他是一名风枪手,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困难,他总是冲锋在前 …… 时光回到32年前,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大同至秦皇岛双轨电气化铁路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铁道兵“兵改工”后不久的段玉祥战友,他所在的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第四工程处十三工程队(系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八师第三十九团十三连),承担着河北省怀来县境内的暖泉隧道施工工程。 怀来县,是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的故乡,位于河北省境内。全境属燕山山地,境内南北群山耸立,层峦叠嶂,大海陀山、燕然山分布在北部,军都山分布于南部。而大同至秦皇岛双轨电气化铁路线贯穿全境,暖泉隧道施工工地就位于西南部山区,地型复杂,施工难度极大。为早日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战友们正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奋战在铁路隧道开挖第一线。  
  “兵改工”后,当上了国家铁道部工程局的一名工人,对于从云南大山里走出来的农村兵来说,是再好不过的结果。本来盘算着、向往着将来有个好的前程,有个好的生活!不曾想厄运毫不留情落在了我们的好战友段玉祥身上。 修铁路,打隧道是所有建设施工中最艰苦、最具危险性的工作,战友们随时都有可能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段玉祥和集体转业到铁道部工程局的战友们,继承和发扬铁道兵不惧艰险,不怕流血牺牲的“铁兵”精神,继续战斗在祖国的崇山峻岭间。 时间被定格在1986年12月的一天凌晨4时30分,段玉祥战友所在的工班,正艰难的在隧道掘进面上打眼作业。突然间,随着作业面顶部的一声闷响,结构极为复杂的作业面顶部轰然坍塌了,作为风枪手的段玉祥等三个年轻生命,瞬间被埋在了土石方下面,同工班的战友石宝科和其余战友呼唤着他们的名字,艰难的扒开土石方。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惊呆了!其中段玉祥和另一位广西籍战友包业才已没有了呼吸 …… 战友们不相信这是真的!与他们朝夕相处,有说有笑,早出晚归的战友,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战友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再一次的呼喊着来回摇动着他们的身躯,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徒劳的。

 


 

  然而,战友们还是寄希望于医院。对!医院的医生救死扶伤,也许能回天有术。战友们七手八脚把段玉祥等三位战友送到了附近医院,但现实是残酷的,医生告知他们回天无术啊!最后只有一位辽宁籍战友脱离了危险,段玉祥和另一位广西籍战友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再也没有睁开过一下眼睛,就这样离战友们而去 ……   而此时令领导和战友们更为棘手的问题是,段玉祥战友的妻子段芬兰从云南老家来探亲,正好在施工工地的临时家属房住着,且怀有6个月大的身孕。为了不让她看到面目全非的丈夫,避免出现意外,大家决定暂时隐瞒事故真相,等到把遗体火化后,选两名彝族阿细战友把事故真相告知段芬兰。 这是多么难以开口的话语啊!当阿细战友试探着把真相说出来时,令战友们意外的是,段芬兰并没有声嘶力竭,也没有大声哭闹,而她默默的背过身,尽力的控制住哭声,任凭泪水涟涟…… 她越这样,战友们心里越不是滋味。   其实,此时的她怎么能不悲痛欲绝、怎么能不撕心裂肺呢!但她心里最清楚,自从她嫁给了段玉祥,就知道丈夫的工作是天天修铁路打隧道,从“引滦入津”工程建设到大秦线铁路工程建设,每天早出晚归、晚去早回 …… 而此时,正是北方最冷的季节,北风呼啸,雪花无情的飘落在建设工地的临时帐篷上,让人感到阵阵寒意。已有身孕的妻子段芬兰,每天就这样在临时家属房里等啊等啊!等着丈夫回来吃口热饭,歇一歇脚。可这一天等来的却是惊天劈雳,这哪是一个弱女子能够承受得起的打击啊! 本来与丈夫商量好,等到了来年春天,春暖花开的季节就请假回云南老家,便于生下属于他们自己的孩子。不曾想天地无情!硬生生夺走了他(她)们的梦想与幸福。
 


 

  当领导和战友们告诉她,有什么要求可以说出来。她脸朝向家乡的方向,默默思索了许久,最后用平静的声音说:“请你们派个人,最好是我们彝族阿细战友,把我丈夫的骨灰盒护送回我的家乡吧,因为我没有多少文化,路上不方便。” 她是一个多么坚毅、善良的女人啊!她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她的心比金子还要珍贵。 最后,她怀着无尽的悲伤,带上战友们七拼八凑来的一点零花钱以及单位里有限的6469元抚恤费,抱上丈夫那沉甸甸的骨灰盒,满含热泪踏上了返回家乡的火车。领导专程派了两位云南籍战友岳光祥、刘绍宽把她护送回了云南弥勒的大山里,并把丈夫安葬在了村南头长有松树林的山坡上。从此,我们的一位好战友,一位彝族人民的好儿子、好战士就长眠在了养育他成长的这片红土地上。 而让所有人感到惋惜和心痛的是,由于承受了极度打击和过度悲伤,段芬兰肚里的孩子最终早产,没有能保住那幼小的生命。她唯一的希望和精神依托,就这样崩塌了。
 


 


 

  漫漫人生路,这哪里才是个头呀!回来后的段芬兰,面对着无尽的痛楚与悲伤,面对着年老多病的双亲,她选择了坚守和付出。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关心她,心疼她,多次为她牵线搭桥,做媒说合,她犹豫过,考量过。但已失去丈夫和失去亲骨肉的痛,始终无法让她打开那扇沉重如山的感情之门。她别无选择,待双方父母离世后,不得不选择与其弟弟家共同生活。
 


 

  寻着低洼不平的村中小路,我和岳光祥、张荣德在老村子里找到了段玉祥战友曾经的“家”。由于父母十多年前已相继离世,原先的家早已没有人居住了。小小的院落,房屋是上世纪中期建盖的土坯房,低矮破旧,满目疮痍,这就是我们的战友段玉祥“家”。曾经风华正茂,同样有着美好未来的战友,如今却与我们永世相别,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声和笑语,没有了一起并肩,一起战斗的美好时光!
 


 

  晌午时分,我们三位战友终于来到了段芬兰弟弟家,不巧段芬兰到村西头的山上去放牛了。弟弟、弟媳都很热情,又是倒水又是端葵花籽…… 看得出他们对姐姐还是关爱有加。弟弟跟我们叙述了姐姐这些年来的辛酸血泪和生活的维艰:自从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失去了自己未出世的孩子,她终日以泪洗面;不愿出远门,不愿到喧嚣、喜庆之场所;整日只知上山放牛、背柴背草…… 她试图用不停的劳作来缓解心中的痛楚与悲伤。这哪是一个弱女子能承受得起的精神压力啊!
 


 

  大约50分钟后她放完牛回到家,对我们的到来她显得有些意外。她笑着用阿细话对我们说:“我怎么也想不到会有战友来看望我,家也不像个‘家’的样子,快进屋坐,快进屋坐。” 当我告诉她,我们本该早点来看望她的,但战友们分别几十年后,也都为了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奔东西,我们对不住嫂子了!她用感激的目光看着我们说:“太麻烦你们了,太麻烦你们了!” 接下来的交谈,无意间我们提到了她丈夫段玉祥生前的往事,不想触碰到了她的情感底线,她瞬间掩面而泣,抹起了眼泪 …… 是啊!自从丈夫因工牺牲32年来,她不再改嫁,无儿无女,不知经历了多少人生磨难,承受了多少精神压力。看着她明显消瘦而单薄的身体,无不让在场的每个人为之动容,为之落泪,无不为她往后的生活担忧起来 …… 让我们稍稍欣慰的是,她用阿细话告诉我们:弟弟家的两个娃娃都已经长大了,是她从小把他们带大的,对她有感情,也很听话,相信老了以后会像对待父母一样对她好的。 说完,她吩咐弟媳赶紧生火做饭,无论如何也要我们在她弟弟家吃顿晚饭再走。 她还是那样的热情、大方,这就是大山里阿细妇女特有的品行。当年从北方护送她回来的阿细战友岳光祥,用阿细话委婉的谢绝了她,并承诺战友们以后还会来看望她的。 看得出来,整整32年的悲凄经历给这位原本美丽、善良的阿细妇女,带来了怎样的人生磨难,很难想象这32年来,她的人生之路是怎么走过来的。她这一生一世怎么也忘不了32年前与丈夫的那段情缘,更放不下当年才27岁,还没来得及共享天伦之乐便匆匆离去的丈夫段玉祥。是丈夫段玉祥给了她人生的第一次爱,也是最后一次爱 ……
 


 


 

  夕阳徐徐向西沉去,晚霞染红了天边。我们一行三位战友不得不道别了热情的段芬兰嫂子和她的弟弟、弟媳,踏上了返程的山路。   大山在哀嚎!松柏在落泪。我们的好战友啊!你安息吧。来年我们一起来看你,一起为你送上一束美丽的山花!
 


 


 

       作者后记: 这篇记叙文,我是含着泪写完的。铁道兵作为一支特殊的兵种,虽然已退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但它为祖国和人民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许多铁道兵指战员像段玉祥战友那样,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我们不会忘记他们,我们要永远的记住他们!


       注:作者:梅志俊,云南弥勒市彝族阿细人,曾在铁道兵14师69团服役,转业后在天津中铁建十八局、云南石林县文化局、云南石林县人民法院工作。热爱美术创作、文学创作等。

 

  美篇链接:点击查看
 

  图片说明:

  1、第一张图片来自网络

  2、其余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