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我们的军歌激越如初

 

  ——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播出五周年

 

  2014年12月5日至15日,10集文献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十套)播出后,先后接到数十位铁道兵战友的电话,有问候、有祝贺,更多是感谢!让我很是“忙活”了几天,也让我很是“感动”了几天!作为一个逝去的兵种,铁道兵成建制退出人民解放军编制序列已30多年了。“三十功名尘与土”,30多年过去,战友们在电视台重温过往岁月还是那么热血澎湃,让人印象深刻!
 


 

  ▲ 《我们的军歌激越如初》文章见报
 

  知道“铁道兵”是八十年代初军委宣布裁撤“铁(铁道兵)、工(工程兵)、基(基建工程兵)”,看到军报刊发的消息,那时我入伍刚满一年,对部队裁撤意味着什么完全懵懂无知;给“铁道兵”拍纪录片的想法始于2011年。那时,铁道兵的最后一任司令员陈再道还在世,只是将军已至暮年身心均极度垂危。一次,我约陈司令的秘书、北京卫戍区三师原副政委刘玉涛大校小聚,无意中聊起了陈司令在铁道兵的最后岁月,尤其是在得知中央决心裁撤铁道兵时,将军在中南海立等三个多小时坚持面见军委邓小平主席当面陈情的情景,让我久历眼前而激动不已。
 


 

  ▲ 铁道纵队战士抢修铁路

  半年后,我和一帮朋友终于等到中央电视台和中国铁建的同意,开始着手搭班子拍摄《永远的铁道兵》。但令人遗憾的是,就在正式开机的前五天,却接到了刘副政委打来的电话,陈司令已与世长辞!放下电话我突然意识到,这个遗憾将成永远!
 


 

  ▲ 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
 

  1948年7月5日,铁道兵的前身——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在北国冰城哈尔滨位于松花江畔一座叫极乐寺的破庙里正式成立。其实放眼世界各国军队,作为一个兵种,“铁道兵”从成立始就是一个“特种兵”,且不说他使命的特殊,仅从配属看,全世界也只有原苏联和我军配有铁道兵。现在回头审视,当年组建“铁道兵”不窨为英明之举。“铁道兵”呱呱坠地就投入了辽沈战役,四个支队约18000人,纵横在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簇拥着数十万大军在白山黑水间辗转腾挪,恁是将盘踞东北的50多万国民党军打了个落花流水。后来的史学家评价:如果说,打赢淮海战役,靠的是老百姓的小推车;那么,辽沈战役的最后胜利,却离不开铁路运输线的畅通无阻。

 


 

  ▲ 扛石上山

  铁道兵在胜利完成辽沈战役的作战保障任务后,又马不停蹄随军奔赴平津、淮海战场,直至挥师南下把铁路修到了越秀山下的广州城,为全国的解放铆上了最后一颗道钉……

  总结铁道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功勋大致可形容为:解放战争时期——大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抗美援朝——架起炸不断打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和平建设时期——国家哪里需要,部队就出现在哪里!为此,叶剑英元帅曾不吝笔墨挥毫为铁道兵题词:“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开国元勋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形象、生动、精准地为铁道兵画了幅素描,铁道兵也就此定格在了共和国历史的某个瞬间。
 


 

  ▲ 军旗前宣誓

  拍摄“铁道兵”,我们基本上沿袭了叶帅的指引:用时间经线串起将士们“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丰功伟绩;用动感画面形象表现战士们“风餐露宿,沐雨栉风”的豪迈情怀。应该说沿着这样的创作思路,我们的创作整体上是通畅的、顺利的,嫩林、成昆、襄渝、青藏……一路走来,就像在恢宏逶迤的铁路展览馆徜徉,在结构复杂的地质博物馆逡巡,在旋律优美激越的“铁道兵之歌”的伴奏下看化石中的鸟儿重新展开翅膀……

  背上了(哪个)行装扛起了枪,

  雄壮的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离别天山千里雪,

  但见东海万顷浪

  才听塞外牛羊叫,

  又闻江南稻花香。

  同志们,迈开大步朝前走,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 《铁道兵志在四方》歌曲节选

  这首名叫《铁道兵志在四方》的“铁道兵之歌”,诞生于六十年代初。词作者黄荣森原是铁道兵所属徐州工厂的工人,一天,写了一首诗《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寄至《铁道兵报》社,文艺版编辑韩志觉得小诗朴实、自然,尤其精准反映了铁道兵战士的真实情怀,决定找人给它谱曲,让它插上歌的翅膀,传唱到基层的铁道兵部队里去。韩志找到铁道兵文工团创作组创作员郑志洁,没几天郑志洁就把谱好曲的歌交到韩志手上。在试唱了几遍之后,觉得歌曲有味道,明快、深情、别有风格。歌曲刊发在《铁道兵报》1962年4月21日第932期四版(文艺版),作品一经面世很快就受到部队官兵的喜爱。后来韩志又把歌曲推荐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率先在黄金时段“每周一歌”栏目持续播放了整整一个星期。



 

  ▲ 奋战成昆铁路

  说起这首歌曲的诞生过程,还藏着一段感人至深的历史。

  最初小诗的创作者黄荣森把它定名为《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编辑韩志觉得名字稍嫌长,精减为了《铁道兵志在四方》;歌曲在部队里传唱时战士们觉得太抒情,不适合队伍行进时歌唱,于是,又把歌名改了回去,曲律和歌词也做了大幅修改。这样,《铁道兵志在四方》与《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就形成了两个不同版本的歌曲,前者抒情,后者成为一首纯粹的队列歌曲。



 

  ▲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宣传标语

  在对歌词进行修改的过程中,“周总理改军歌”成了铁军部队流传最广的“段子”。在一次文艺演出中,周总理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正在现场录制小合唱《铁道兵志在四方》,便走过去说:“这首歌,你们应该安排到晚间时间多播几次……要知道,晚上,铁道兵战士还在上夜班。” 电台的同志连连点头。演出结束后,周总理上台接见演员。他握住一位演唱《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演员的手亲切地说:“你们歌词里有这么一句——‘劈高山,填大海,锦绣山河铺上铁路网。’我看把‘铺’改成‘织’,好不好?”这位演员激动得紧紧握着总理的手连声说:“谢谢总理,谢谢总理!” 此后,《铁道兵志在四方》里的这句歌词就变成了“锦绣山河织上铁路网”。
 



 

  ▲ 组织战士们唱《铁道兵志在四方》

  其实在《铁道兵志在四方》歌词的修改过程中,还有一处改动较为出彩。如开始段上,黄荣森的原词为“背上了行装扛起了枪,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兵部机关的一位首长在与全家人练唱时,他的儿子就提出:“爸爸,能不能把‘长长的队伍’改成‘雄壮的队伍’!” 这位首长特地征求修改人员的意见,获得了认可和同意,于是就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句子。又如在歌词的第二段上,黄荣森的原词是:“扛起我们的锹和镐,锦绣山河建天堂。” 负责谱曲的郑志洁觉得在气势上略有不足,就给改成了“劈高山填大海,锦绣山河铺上那铁路网”,竟然达到了脱胎换骨般的效果。
 

 

 

  ▲ 女兵风采

  《铁道兵志在四方》自成歌以来,深受广大铁道兵战士的喜爱,战士们从入伍起一直唱到了复员退伍,歌声伴随他们度过了珍贵的燃情岁月。如今,铁道兵虽然裁撤30多年了,但《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歌声仍在全国各地不时响起,那抒情优美的旋律依然被早已脱下军装的老兵演绎的激越如初。
 


 

  ▲ 庆祝线路开通

  因长期履职军队媒体得便遍跑三军和武警部队,并有幸参加过许多场战友聚会,归来每每回味,最让我激情难消的始终是与铁军老兵的欢聚,那吼叫着高歌、相拥着大哭和纵情欢笑的场景,瞬间便让人放下一切矜持,融入其中。尤其是团唱《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时候,欢快轻松的高音部,每每被激越的情绪带着变调成嘶哑的吼声,但大家都知道那是积压已久的情感宣泄,战友情深的胸腔共鸣,没有一个人在意歌唱者歌声是否优美,是否跑调。如果把战友聚会的场面按“烈度”分级,铁道兵战友聚会迸发出的“烈度”无疑是最高的“核裂变”级,而且裁撤30多年来持续“高烧”不退。就此,我曾问过无数战友,答案各异,铁五师退役老兵、旅美作家陈九先生的回复最让人深思:“亲兄弟是共同从母亲的盆腔里走出一次的人,而铁道兵战友则每天都要一起共同从‘母亲’的盆腔进出!”

  是啊!鲜血凝成的情谊,早已超越血缘亲情;生死相托的战友,早已胜过亲兄弟。
 


 

  ▲ 冰河抢险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铁道兵修建或参与修建了52条铁路,其中绝大部分是干线铁路,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40%以上;从组建到撤销的35年间,共有8314名官兵永远倒在了崇山峻岭之间,分别安葬在国内外120多座烈士陵园,是和平建设时期军队牺牲人数最多的兵种。这样一支英雄的部队,作为兵种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时光虽逝,兵心如故,赤城依旧,军魂永存。
 


 

  ▲ 出发去工作

  今年,新中国迎来70华诞。国庆前夕(9月30日)第六个烈士纪念日,上午10点,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4000余名代表列队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晋献花篮,以国家名义向英雄致敬。

  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用最高的奠仪,向前辈先烈献祭。它昭示后人,功不唐捐,要饮水思源、感恩永远。

  今天,是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播出五周年,仅以此文献给长眠地下无法看到的战友们,并敬录老兵肖岩诗句以寄托我们深深的思念:

  血肉凝固成道基,生命融进了铁轨。

  听那隆隆的车轮,是你呼啸的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