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我们开掘的隧道:嫩林铁路

 

 

 

我们开掘的隧道:嫩林铁路

原创 梅梓祥

在人们的想象中,位于大兴安岭的嫩林铁路会有许多隧道。其实, 大兴安岭是绵延上千公里的山系,地貌是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间盆地,全长677公里的嫩林铁路沿线坡长而缓,仅有9座隧道,6661延米,总长不及京原铁路7032米的驿马岭隧道。隧道虽少,但却诞生了铁道兵乃至全军闻名的英雄——“铁道兵硬骨头战士张春玉”。

时势造英雄,铁道兵打隧道伤亡大,也出英雄模范。军功章浸染了隧道战士的血汗。鹰厦铁路尹尚龙,成昆铁路徐文科、孙剑明,引滦入津工程周尚孝、刘光聪等,都是在隧道施工中英雄虎胆、光彩夺目的先进人物。张春玉正是一位在隧道塌方中舍己救人,被国防部授予“铁道兵硬骨头战士”英雄称号的。

 

 

铁道兵历史上,被上一级机关授予称号的是战场上的一级英雄杨连第、舍身拦惊马救群众的梁忠孟。张春玉的荣誉称号“硬骨头”,正是铁道兵队伍精神的浓缩与象征。

张春玉是河北石家庄人,1941年出生,1963年入伍。1965年6月30日凌晨,在朝阳一号隧道施工中,一块钢盔大的石头从隧道顶部掉下来,打在战士郭凤堂的安全帽上。郭凤堂昏倒在地。这时候碎石仍在不断下落。在安全区作业的张春玉(时任铁三师十三团十六连副班长)一个箭步扑到郭凤堂身边,将郭凤堂猛地一掀,使他脱离险区。就在这一刹那,一块一万多斤的巨石塌下来,石头边缘的凹陷处将张春玉腰部以下卡住,左腿压断,右胸三根肋骨砸折,顿时昏迷。几分钟后,他睁开眼睛,问:“快……快去救郭凤堂,我不要紧,快,快去救……”当他听说王物件被巨石压住牺牲,悲痛地说:“我是副班长,没有照顾好他,我有责任……昨天我托文书给家里寄四十块钱,别家寄了,寄到王物件家里去吧……”同志们想尽办法抢救张春玉,最后用七个千斤顶,把张春玉从巨石下“取”出来……

 

 

表彰张春玉,就是为了学习英雄的“硬骨头”精神。铁道兵党委批准给张春玉记一等功,国防部授予张春玉“铁道兵硬骨头战士”称号。中央及全国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张春玉的先进事迹。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重要媒体,发表长篇通讯报道张春玉,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纪录片宣传张春玉》。

兵改工前夕,时任铁道兵三师组织科副科长的张春玉,被安置在上海市警备区军队干部休养所休养,曾被上海市民政局评为“优秀军队离退休干部”。2015年7月23日,张春玉病故。

我与张春玉生前有交往,多次见面,电话、书信往来。我举办个人收藏“铁道兵美术作品展览”,他给我题词“永远的铁道兵”。


 


 

 

张春玉是修建嫩林铁路的英雄。

嫩林铁路的建设背景是:60年代初,国家经济形势逐年好转,木材需求量增加,中央决定开发林业资源,组织大兴安岭林区会战。 1964年起,铁道兵第3、6、9师部队,修建南起嫩江北至古莲的嫩林铁路。这条铁路所经地区,主要是高寒,最低气温达零下57摄氏度。部队克服生活和施工方面的重重困难,发明“地火龙”保暖,桥涵施工“冻结法”开挖基础,摸索、积累一套在严寒条件下的施工方法。1968年后,第6、9师先后调出,第3师继续施工。1972年8月15日,嫩林铁路全线铺通。部队还修建了全长115.4公里的呼中铁路支线(林海至碧水)和长58公里的塔(河)十(八站)铁路支线。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加格达奇因嫩林铁路,由当年几百人的村落,发展到现在15万多人口的现代化城市。当地的群众与铁道兵的感情深厚,建立“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去年,由当地的文化艺术剧院与中国铁路文工团联合策划、创作、演出了反映铁道兵建设嫩林铁路事迹的话剧《八百里高寒》,分别在黑龙江、北京等地演出。

 

 
 

记录嫩林铁路隧道施工的文章极少。近年出版的《大兴安岭铁道兵回忆录》李鹏顺写的《在修建嫩林铁路的日子里》,记述了蒙克山隧道施工的经过。李鹏顺是掌子面的风枪手,文章没有空话,不唱高调,是“原生态”的生活,感动。现摘编如下:

蒙克山隧道全长2000米,1966年9月初,我部投入两个整营、三个配合连(机械连、修理连、汽车连)担负施工任务。

当时我是在掘进班打风枪,施工是三班倒,24小时不停,在粉灰弥漫的施工现场一干就七八个小时。上级也发了防护口罩,戴口罩吸气十分困难,战友们一干起活来就顾不上戴口罩的事了。我们心里只想着如何完成任务,如何超过其他连队,每天打300多个炮眼累计300至400米深,放炮就得放四五十次。为了抢时间,每次我们都不等烟排完就进洞。排烟排险,班长冲在前面,这是当时不成文的规矩。施工中更重要更困难的是隧道石质复杂,岩石坚硬的地段不好打眼,放炮后无进度,岩石不硬的地方,容易塌方、冒顶。有时基坑里上面落地,四周出的,脚下冒的全都是水,两条直径500厘米的管子24小时不停往洞外排水,同志们身穿分解雨衣,脚登水靴施工。冬天收工后走到营房棉衣已冻成“铠甲”,得另一个同志帮忙使劲扒下来,然后放在“地火龙”上烤干,第二天再穿上。

随着隧道的延伸,工程量也越来越大,风电用量增多,常出现停风、停电情况。那时连里指导员和连长特别忙,晚上几乎不到12点是不能休息的,早上五点半就来到了工地,蹲在发电机旁调整力量,安排机械,确保用电,他们同我们并肩战斗,一直坚持到胜利完成施工任务。
 

 
 

“我们开掘的隧道”系列,先后发布黎湛、鹰厦、贵昆、成昆、襄渝、京原、青藏、南疆铁路的隧道,今天“嫩林铁路”是最后一篇。铁道兵参建的主要铁路干线包兰、通霍、兖石铁路,国防工程清绿铁路,因为隧道少或无,没有专题介绍。

除此以外,铁道兵施工的其他支线、专用线,也是由于工程量小,不做详细介绍。这里仅列名目:

 

 
 

烟白线是从烟筒山通往白山水电站的一条专用铁路,铁道兵第3师参加施工,担负72公里正线和4.9公里专用线的修建任务,1973年正式开工。图为日夜掘进的隧道工地。

 

 
 

隧道施工中采用光面爆破、综合防尘等新技术,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提高了施工效率。图为第4师部队施工中的太岚铁路柳林河三线隧道。

通霍铁路隧道860米,兖石铁路隧道343米,外(鹰厦铁路外洋站)福(福州)铁路隧道1035米,漳(鹰厦铁路漳平站)龙(龙岩)铁路隧道2075米,梅(鹰厦铁路梅水坑站)潘(潘田)铁路隧道3565米,呼中铁路(黑龙江境内)支线铁路隧道2655米,塔(嫩林铁路塔河站)十(呼玛县十八站)铁路隧道1259米,渡口铁路支线铁路隧道11369米,万白铁路支线铁路隧道4535米,魏塔(辽宁境内)铁路隧道15029米,南同蒲铁路(山西境内)隧道1900米,太岚铁路支线(山西境内)隧道16.95公里……

 

 
 

隧道种类繁多,有交通隧道、水工隧洞、市政隧道、矿山隧道,“我们开掘的隧道”仅介绍“交通隧道”中的铁路隧道,铁道兵承建的北京地铁一号线、引滦入津引水隧洞,也是重大工程,因为我曾经撰文,这次不再重复发布。

我当铁道兵没有打过隧道,修建太岚铁路多次进出隧道。在报社工作后,赴工地采访,喜欢“逛”隧道。曾写过滨州铁路复线兴安岭隧道《穿越兴安岭》,报告文学发表于工人出版社《时代》杂志,获中国铁路文学奖;同题通讯发表于《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

 

 
 

 
 

非常感谢广大读者的关注、支持。铁道兵文化网,几乎每篇都在网站转发,并成功向新华网、今日头条推送。还有“永远的铁道兵”等网站长期转载我的公众号文章,致谢、致敬!

在写这个系列期间,有件事让我感慨良多。有个社会团体让我帮助招聘一位具有写作特长的同志,担任文秘类的工作,有劳动报酬。我寻摸了五位以上从事宣传工作多年、已退休的朋友,没有一个人应允。我想到现在许多老铁道兵在网上写文章,不由得佩服。反观自己,是兴趣、热爱、责任,我自己也不那么清晰了。不过,要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再说。

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编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