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天国,还有2000个游走的灵魂——南京保卫战期间中国军人集体失踪之谜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某日清晨,约有两个营的法军步兵部队正在向加里波的堡塞行进。突然,地平线上涌现出大团银灰色光云,并迅速飘移过来,很快将那支部队罩住。顷刻间,光云飘然而逝,隐向天际,那两个营的法国官兵也无影无踪了。

  这是近现代世界军事史上出现的一个神秘事件。对于此一失踪事件真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而且法国的军事历史档案中也没有任何记载。

  不过,同样是军队集体神秘失踪事件,在南京保卫战期间却有一个真实的存在。1990年夏季,以报导国际新闻而闻名于世英国《观察家报》,发表了一篇当年参加南京保卫战的中国军队一个团突围后,在南京东南郊15公里外的青龙山神秘失踪的报道。

  《观察家报》的报道,将该事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个营的法国步兵在马尔登山地神秘失踪事件相提并论,称为二十世纪世界军事史上的又一个谜。

  报道说,抗战胜利后,中国国民党军政部、军令部都派出专人对此失踪事件作了专项调查,但一直未能查清真相,最终也就不了了之,至今尚为悬案。

  确实,外媒披露的这件鲜为人知的、发生于南京青龙山整团部队集体失踪的事,见之于国民党军令部的档案记载,证实当年确有其事。

  那么,整整2000多名官兵真的就不明不白地丢了吗?让我们走进这个谜团,探寻真相。

一、

  我们知道,中国军队参加南京保卫战的总兵力,有刚从淞沪战役前线撤退下来的第36师、87师和88师,加上从他处抽调来的10个师,总共13个师,加上由军事学院学生组成的教导总队12000人,再加上宪兵部队、江宁要塞部队,约15万左右。除去第41师和48师是汉口开来的增援部队,其余均是受创整补中的残部,是且战且退来到南京城外布防的。还有几个师、旅是从广东、四川、安徽、湖北、江西等地紧急抽调驰援的。这些部队原先大多是地方保安团队,虽然士气高昂,同仇敌忾,但装备太差,训练无素,所以在装备精良、气焰凶狂、水陆并进、飞机助战的日寇面前,难以形成有效的防卫力量。特别是在城外山地激战中,阵地每每失而复得,得而又失,损失惨重。



 

  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川军
 

  川军某师远道奔袭而来,他们缺吃少穿,饥寒交迫,加之由于被混入国民党军队后勤供给部门的日谍和汉奸暗中做了手脚,他们的枪弹多为劣质品,因而在防卫战中死伤过半,几乎全军覆没。该师有一个团,因奉命担任主阵地左翼京杭国道一侧对敌警戒任务,未直接参加战斗。

  攻占南京的日本华中派遣军总司令部,在战后统计时,发现中国军队有一个整团自皖南朗溪县开至南京东郊麒麟门定林村一带,未被歼灭或俘虏,也未接战,也未放下武器,也未进入由万国红十字会和国际难民委员会共同划出的难民区,也未能突破日军最精锐的第6师团设下的两道封锁线,但不知了去向。没有了下落。重庆作战部门在1939年底统计抗战两年多来的战况时,也注意到这一怪事,列为“全团失踪”事件,载入军事档案。

  80多年来,对于这个神秘事件的探析、猜测、解疑、追寻一直没有停息过。

二、

 

猜想一:悄然突围?

  首先猜想一下:该团团长见战事无有取胜希望,为保全有生力量,趁日寇还没追杀上来,遂带领全团2000多名官兵在夜幕的掩护下急行南撤,进入绵延十几里的青龙山区。

  根据当时的战场形势,这种可能恐怕难以成立。因为,日酋松井石根早年就来华在江浙皖诸省搞间谍活动,熟悉这些地区的地理山川形势,知道南京西南方向的溧水、高淳多为山地丘陵,树林密布,山路崎岖,易守难攻。且地接安徽的朗溪、当涂等区域,更是山高林密,易于隐匿。如果困守南京城内外的中国军队一旦突围,撤往西南边的山区,就可以得到休整,并保存住力量。正因为如此,日军第6师团特别抽调两个联队在江宁县(今南京江宁区)湖熟、禄口至宁芜公路小丹阳段布下封锁线、火力网,又在汤山至土桥、淳化镇至双桥门一线实行严密封锁,并出动数百辆坦克、装甲车沿公路布防,骑兵、步兵来回巡逻,中国守军根本无法突围,而青龙山恰好被围在这两道封锁线内。

  至1937年12月10日,中国军队只有邓龙光的93军等少数部队趁日军尚未完成合围,在深夜里经龙潭镇、孔山、湖山间的崎岖山路大胆穿插,冲过京杭国道上的日军封锁线,撤往溧阳山区,保存了全军实力。在这之后,再没有一支团以上建制的中国守军能冲出日寇严密的封锁圈。

猜想二:遁入山洞?

  有人认为失踪部队与青龙山区的溶洞有关。据当地乡民说,在山南边的七里冈云居寺后地层下就有一个洞穴,通往山腹深处。西汉末年,宰相王莽篡位,派兵转战江南,征讨后来的汉光武帝刘秀。在淳化一仗,刘秀战败,率千余兵马逃至这儿,躲进此洞穴,始得保命。

  乡民们还说,青龙山区共九座山峰,山中肯定还有一些洞穴因洞口隐蔽或被山洪暴发的泥石流掩埋住洞口而未被人们发现。传说其中一座山峰的峭壁下就有很大的喀斯特石灰岩溶洞,因为如用铁锤敲击其一处岩壁,可隐隐听出空声回音。




 

  失踪的官兵可能在青龙山的巨大溶洞里迷了路,葬身于其中

  上世纪70年代初,青龙山区的南京矿校学生和驻军建矿采煤时,无意中发现几个洞穴里有几顶锈烂的军用钢盔、朽坏的步枪和几具骸骨。经逐级上报,领导苏南煤田开采工作的南京军区某部首长,陪同到青龙山矿区视察的军区领导前往察看。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到了90年代初期,与青龙山相距不远的汤山上,开采石灰石的工人无意中发现了一处隐蔽于山腰岩壁下的古溶洞,洞很幽深。经地质学家、考古学家研究,它已有几百万年历史,洞里还发现了几十万年前猿人的牙齿化石等。

  有人由溶洞联想到,也许当年那一团川军转战躲入了这一巨大的洞穴,由于缺氧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再能逃出来,全部葬身于洞中。也有可能化整为零,突围逃生了。

猜想三:投降日寇?

  在强大的日军追击和火力攻击下,溃逃的中国守军放下武器投降了,后来把编入了伪军部队。日方也考虑到那些川军士兵的家人免受国军迫害,故意隐瞒了事实。再说,日军在二战中的很多档案资料都因遭到美军轰炸而销毁了。抗战胜利后,那些降日的川军也许害怕自己曾经投降当过伪军的身份暴露,所以,闭口缄言,秘而不宣。

猜想四:各自逃命?

  由于无力回天的战况逼迫,这个团临阵前不战自溃,指挥官首先逃亡,士兵在群龙无首的困境下,在没有接到解散命令的情况下作鸟兽散,或许被附近友邻部队分别接收。

猜想五:外星人劫持?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UFO现象的关注,有人大胆猜想,是外星人劫持了这个团的官兵。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马尔登山地神秘失踪的两个法国步兵营可能就被外星人劫持了的说法很是盛行。

猜想五……

三、

  在列举这种种猜想的基础上,我们是否可以从“失踪部队团长其人的情况、部队的番号、隶属谁的旗下部队”这几个问题着手,进一步解析这个谜题。

  国民党军令部在战后查出,该团团长名叫伍新华,四川天全县人,川军讲武堂毕业生,原为川军刘湘部下,参加过军阀混战期间的多次战斗,有比较丰富的作战经验。1934年,还在南京中央陆军大学中级班接受过一年培训。

  驰援南京保卫战的刘湘部是川军第23集团军,分为两个战斗集群去南京附近阻击。川军郭勋祺的144师和刘兆黎的146师是第一批和日军接火的。饶国华的145师伤亡惨烈,几乎全军覆没,饶国华师长自己也自杀成仁。那么,这个伍新华团是否就属于这支部队?

  日本华中总司令部当时解密的资料称:“有一整团自皖南朗溪县开至南京东郊麒麟门村一带”。由于谷寿夫部署了两道包围圈,川军撤退或溃散方向选择在西北是有可能的,也符合青龙山周围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如果说川军部队被打散溃退到西边,南边又被包围圈封锁,逃往青龙山地区是最合理的去处。

  由于担任最后撤退掩护的是145师饶国华部,师部又在芜湖西侧以北,离青龙山方向仅几十公里。加之刘湘告诫部队,如果周边陷落可寻山打游击。所以,溃败后他们最应该躲藏的地方就是青龙山。自此就可以得出结论:伍新华团是川军145师饶国华的部下。

四、

  那么,那些不知所踪的抗日将士们,他们究竟遭遇了什么?他们究竟去了哪里呢?

  十多年前,南京一个媒体的几位年轻的记者,抱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对抗日英烈的无限崇敬之情,深入青龙山区探秘,试图彻底破解这个谜团。

  青龙山距南京城东南约20余公里。因山势迂回曲折,如龙盘旋,加之山石色青,故名青龙山。青龙山呈西南—东北走向,长15公里,宽2公里。有武岗山、小茅山等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峰,主峰海拔277米。

  记者首先采访了当时已经88岁的村民林本勤。谈起南京保卫战,老人记忆犹新:“仗打得很激烈,山上山下火光冲天,震耳的爆炸声不断,尤其是晚上,天空被战火照得像白天一样。”

  在当地两个年轻村民的带领下,记者翻山越岭,找到了一个山洞。

  山洞位于半山腰,洞口十分狭小,一个人勉强能够爬进。给记者当向导的吴姓村民说,这样的天然山洞,在青龙山区还有很多。

  在西林耀村,记者遇到了年近90的陈洪源老人。老人告诉记者,他从没听说过一个团的川军在青龙山失踪的事,但南京保卫战后,村里却住了一个四川兵,而且一住就是几十年。

  陈洪源说,这个兵叫华海,人很老实,没有文化。“我和他一起干活时问过他,他说当年跟随部队打到南京,后来又从紫金山打回来,一直向东打到小茅山、大连山(属于青龙山的两座山)。在大连山上,他们部队挖出一箱箱子弹,一看全是木头的,上上下下都哭了。他们的长官说,弟兄们,大家各自跑吧,这仗没法打了!”

  华海后来在西林耀村成了家,但没有子女,后来因病去世了。

  陈洪源告诉记者,像华海这样战后留下来的军人还不少。新中国成立前,他到附近几个村里串玩时,曾耳闻过外地兵留在村里种田的情况。

  在麒麟铺,鲍寿喜老人说,“我们到南京难民区,经过中山门,看到马路边上有许多子弹箱,打开一看,里面的子弹全是木头的,弹壳里塞了棉花,那是训练学生用的——没有子弹还打什么仗呢?”

  灵谷寺西洼子村的张宝生老人说,中央军在柳营同鬼子打了一仗,一个冲锋下去,打死了不少鬼子,鬼子就退到麒麟门。第二天,鬼子又冲上来。中央军打开子弹箱一看,里面全是木头子弹,一个个都哭了。他们投降后,被拖到现在的南京体育学院北面一点的地方,全被杀死了。

  记者在走访中,遇到了从南京炮兵学院退休的费仲兴教授,他常住在离青龙山较近的汤山镇,进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调查。

  “我早就听说过军队失踪青龙山一事,起初根本不信。但通过这几年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调查,让我觉得此事有一定的可信度。”

  在三年间,费仲兴教授共调查走访了八九十岁以上的老人350多名,其中大多数住在青龙山附近。“陈洪源、鲍寿喜等老人所讲的往事是可信的。”

  费仲兴教授拿出调查来的史料分析说,“真实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部队从紫金山向东突围,一直打到青龙山以东,没有弹药了,当官的开枪自杀,当兵的自行解散,各奔东西。”

五、



 

  南京江宁区党史办一位负责人曾经采访过一个叫刘宜槐的老人,他曾给汪精卫做过警卫。老人回忆说,南京城内有一条通向城外的秘密地道,里面好像死过很多人。

  根据这个线索,记者找到了当时已经84岁刘宜槐的老人。他说,大概是1941年或1942年,当时,我给汪精卫做警卫员。一次偶然机会,听军官向汪精卫报告,说中华门下面发现一条地道,里面有许多尸骨。汪精卫立即命令调查。几天后,有情况报上来,说这条地道通往紫金山下,又从紫金山通往东南方向。死尸大多集中在中华门到紫金山段,估计有好几千人。从旁边留下的枪支弹药和一些衣物看,判断死者为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国民党士兵,死因为中毒,毒源来自日本鬼子。”

  听完报告后,汪精卫还亲自率人去现场看过。地道是在中华门外的一个步兵学校发现的,入口很大,可以容两三人同时进入。汪精卫命令部队立即用卡车运土将地道填埋。

  老人说:“填埋我没有看到。听别的士兵说,地道很长,几十辆卡车运了三四天土也没有填埋完。”

  那么,这2000名川军是否就是牺牲于日军的毒气袭击呢?

  2000多名抗日将士集体失踪之谜直至目前仍然难以澄清。不过,他们为了抗击侵略、英勇献身的历史功绩却铭记在历史的心里。

魂兮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