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知足是打开幸福大门的金钥匙

   

 

       春节期间,我收到了许多战友、同学、同事用微信发来的祝福,也看到了不少战友在微信群里对幸福的感言,不免引发了我对“幸福”一词的思考:幸福是什么?如何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

  幸福,是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和追求的目标。“幸福”一词也是常挂在我们嘴边的一句日常用语。我曾千百万次使用过“幸福”一词,但如果有人问我幸福是什么?我还真的一時回答不上来。为了弄懂“幸福”一词的确切含意,我借助了《现代汉语词典》,它的注觧是:幸福,是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究竟什么样的境遇和生活才能够使人心情舒暢,注觧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我想不同境遇,不同阶层的人对它的理觧或诠释是千差万别的,甚至是迴然不同的。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百万富翁隔壁家住着靠磨豆腐为生的小两口。常言说人生三大苦:打铁、撑船、磨豆腐。但小两口一天到晚歌声,笑声,逗乐声不断。百万富翁老两口心想我们有这么多錢,怎么还不如隔璧家磨豆腐的小两口快乐呢?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幸福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觉,是人们在精神上的一种获得。幸福与财富有直接的联系,但它们绝不是等号的关系,也不可能是正比的关系。腰缠万贯的富翁未必就比家境小康的农夫幸福。身居高位的显贵不见得就比街头的小摊贩快乐。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霍华德金森,为了完成他的《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的毕业论文,1988年4月他向市民随机派发出10000份调查问卷(问卷中他列出了五个选项:非常幸福、幸福、一般、痛苦、非常痛苦),历時两个多月他最终收回了5200张有效问卷。他经过统计发現仅仅只有121人认为自己非常幸福。接下来霍华德金森对这121人做了详细的调查分析,这121人当中有50人是成功人士,他们的幸福感主要耒源于事业的成功。而另外的71人有的是普通家庭主妇,有的是卖菜农民,有的只是公司小职员。这些职业平凡生活黯淡的人,为什么也会有如此高的幸福感?霍华德金森通过与这些人多次接触、交流,最后他发現这些人对物质并没有太多的要求而安贫乐道,很能亨受柴米油盐的寻常生活。这样的调查结果让霍华德金森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淡泊宁静的平凡人,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
 


 

  20多年后,2009年6月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又翻出了当年的毕业论文,他很好奇,当年那121位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现在怎么样了?他们还是当年的感觉吗?于是他又花费了三个月的時间对这121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当年71名平凡者除了两人去世外,69人的生活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有3人已跻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也有的人由于疾病和意外生活拮据,更多的人一直过着平凡的日子,但他们的选项仍然是“非常幸福”一栏。而那50名成功者的选项却发生了巨大变化,仅9人仍选择“非常幸福”,23人选择了“一般”,16人因事业受挫选择了“痛苦”,另有2人选择了“非常痛苦”。

  看到了这样的调查结果,霍华德金森一连数日陷入了深思,两周后他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了自己新的论文一一《幸福的密码》。论文结尾他写道: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唯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愉悦,才是幸福感的真正源泉。

  霍华德金森的这个结论,印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句古话一一知足者长乐。“知足”即滿足于已得到的生活、愿望。世人总以为天下什么都可以得到,得江山,得财富,得佳偶。其实七十二行你又能择几行?満天飞鸟你又能逮几只?天下美景你又能览几处?所得终究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很多的烦脑往往源于不知足。住着三房两室的新居,看到别人住洋房别墅自惭不如人;开着普通轿车,看到别人坐宝马、奔驰感到自己低人一等。这样攀比的结果不但使自己失去了信心,还会让自己凭添无尽的苦脑,还何谈有幸福?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你羡幕别人的同時何许自己也正被其他人仰望和羡幕着。你的幸福自己没有感受到反而感受在别人的心里。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的一生中总面临着已经得到和尚未得到的两样东西。知足者为得到的一切而感到滿足,并心怀感激去珍惜它,幸福感自然如影随形。相反,如果一个人只盯着求而不得的东西,而怱视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即使他有再多的财富最后的结局可能也只是熬白了双鬓,憔悴了容颜,更添无尽的惆怅和苦脑。

  有人说幸福是奋斗得来的。以我之见这还不全面,奋斗加知足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幸福永远只属于辛勤奋斗,而又懂得知足的人们!

  2019年3月15日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