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梅花山随想

 

  上个世纪的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修建的贵一一昆(贵州贵阳到云南昆明)铁路,对于曾经参与修建这条铁路的英勇的铁道兵,以及被称为“铁二代”的我们而言,当听到这条铁路的名字,就心生向往!

  50年前的我还很小,刚刚懵懂记事的我,只知道父亲天天在忙,只记得他忙的让我的母亲和我们兄弟姐妹见不到他,他在忙什么?我全然不知,稍稍长大一些,我骄傲的知道了我生长在军营,爸爸是个老红军,现在是修建铁路的铁道兵,是铁道兵第五师的部队长,正领着近十万人(近4万人的部队及配属的4万民工及昆明军区两个内卫团)在修一条叫贵一一昆的铁路,而那条铁路要在一座叫乌蒙山的大山中穿行,他们得遇水架桥,那条路上会有许多桥,这让还幼小的我记住了一座雄伟的钢塔架铁路大桥一一天生桥大桥,他们得逢山开路,他们会在那条路上打许多个让铁路通过的山洞,这让我记住了令我的爸爸无比辛劳并付出健康,也令我终生难忘的一座隧道“梅花山隧道”。那时幼小的我真心的企盼着爸爸回家,像今日的留守儿童一样,他每一次的回家都会让我们欢呼雀跃。
 


 

2015年7月我(右)和玉荣在梅花山车站留影
 

  贵昆铁路东起贵州贵阳,西至云南昆明,是云南省第一条标准轨铁路,全长600多公里,穿行于云贵高原的乌蒙山腹地,铁路要经过的崇山峻岭,地质极为复杂,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有熔岩、滑坡、暗河、煤炭、瓦斯、软土、淤泥,铁路桥隊相连,在50多年前的那个年代里,有空中铁路(桥连桥),地下铁路(洞连洞)之称。昨日英勇的铁道兵,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住的是油毛毡干打垒房,吃的是玉米面窝头,生活极简单化,在无大型施工机械的条件下,艰苦奋斗,不辱使命,用铁钢钎、八镑槌、大铁锨、十字镐、大水桶、竹扁担、旱风枪、翻斗车等等世界上最简单的劳动工具,硬是劈开了高山,担平了路基,打穿了隧道,架起了桥梁,用时八年修建起了这条铁路,而我不辞辛劳,爱兵如子的父亲,就是为这条铁路的最关键工程,最艰难的梅花山隧道的打通,为确保一九六六年通车,呕心沥血,工地上三次重病,三次被抬下山,爸爸终于回家了,我们却不敢欢笑,家也变成了医院,我们不敢与爸爸亲近,怕惊扰了他好不容易才得来的休息一一养病。追随着我铁道兵的父亲新中国铁路建设的工地在哪?我们那1938年参加八路军的母亲就把我们的家安在哪,大山里生,大山里长大的我们,生就喜欢着大山,喜欢他清翠,墩实、豪迈、坦荡、正直、挺拔向上、心怀博大、志在深远、气质无限,父亲的忘我,忘小家,父亲的重病,留给我一个永不磨灭的记忆,一座山的记忆,那山就是乌蒙大山的山中的梅花山,具备大山美好特质的梅花山,在我心中是座暖暖的山,是一座榜样的山,有力量的山,坚强的山,那山真的真的,就是我父亲一样的山。而那条在乌蒙大山中穿行的铁路,是刻在心灵深处的路!贵一一昆铁路,路有童年,路有怀恋,路有故乡,路有思念!
 


 

2015年7月我(左)和玉荣在梅花山隊道前留影
 

  2015年的7月,有幸受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大三线》摄制组以及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宣传部的邀请,我与姐姐及当年修建贵一一昆铁路的两位老兵,前往六盘水市,50年前的一别,今日我将重来,去见我久违的乌蒙山,久别的梅花山。

  60年代的初期国家建设的重大决策,给我们今天之行提供了一个壮阔的时空背景,增添了别样的兴趣,那就是一条铁路的建设,到一座三线新城的崛起,由一天共同的血脉相连,那就是祖国的大三线建设。大三线建设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个宏大的话题,是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当时国际形势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自然条件作出的重大决策,要在三线地区建立起强大的能源、交通、机电、经济、军事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建立确保国家安全可靠的战略后方基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三线建设之需被铁路运来了一座新城一一六盘水。

  六盘水,你好!六盘水,我来了!
 


 

2015年7月我(右)和玉荣在梅花山隊道前留影
 

  20号的早上,阳光明媚,主办方带我们一行上了车,我们并不知道今天的行程的目的地是哪儿,但相信一定有个美好的地方在道路的前方等着我们。汽车驶离了市区,行驶在蜿蜒的山区公路上,大山深处道路两旁的喀斯特地貌明显,石头太多,山上没有什么大树,有些低矮的灌木丛生,有土的地方,草儿也青青,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在石头缝里倒也知足的、自顾自的浪漫着,灰白的石灰石突兀的起伏在大山之中,形态各异,任你随想,大块的似各种猛兽,是越看越像,活灵活现,小块的石头,像白色的梅花,斑斑点点的散落在山坡上,美轮美奂、赏心悦目,冰冷的石头在这山中以自己的姿态显示出引人入胜的动人一面,我享受着眼前的美景,享受着旅途的幸福,心也被这色彩劫持者。可是山区的公路是那么的不好走,路窄、弯多,坑坑洼洼,颠簸的厉害,不禁让我想起50多年前修铁路的父亲,他们当时修铁路时没有公路,是先修行人的小路,在修公路,然后修铁路,他们修路与行路的艰辛,时至今日,仍可以想象,也一目了然,可我的老父亲是拖着红军时期负伤留下的两个枪眼的伤腿,翻越大雪山(夹金山)留下的肺疾(肺气肿),抗日战争负伤的胳膊,解放战争失去的部分左眼视力及失聪的左耳(三等甲级残废军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徒步踏勘所有施工要经过的山川河流,是他们昨天的奋斗与艰辛,换来并成全了我今天的美好行程,禁不住有些眼热。

  还在遐想中的我被汽车在大山中一排房子面前停了下来唤醒!禁不住问道:“这是哪儿”?陪同我们一起来的六盘水钟山区宣传部长回答道:“梅花山火车站”!我和姐姐惊讶的一个对视,不约而同,有些不管不顾,迫不及待的朝车站里走去,急着想去看看那钢铁的平行线,但我们看见梅花山站内的铁轨时姐俩泪水喷涌而出,姐说:“喊吧”!我说:“喊”!喊什么?不用交流,默契于心,异口同声:“爸爸”!“,梅花山”!我们来了!看你来了!此时此刻,也就是梅花山的突然出现,我们的心灵终于等来了释放感情与思念的最好的时间与地点。
 


 

1964年我父亲在梅花山隧道前工作时的照片
 

  静下心来,才顾得上仔细查看梅花山火车站,远远望见车站的南边有复线隧道,禁不住向车站的书记问道:那是什么隧道?“梅花山复线新隧道”。“那梅花山老隊道在哪儿呢”?书记答道:“废弃了”!

  贵昆铁路新线工程是这样的,2017年的1月,世界银行向中国提供了2亿美元的贷款,旨在帮助中国西部的一条铁路提高运输能力,该项目旨在大幅度提高贵州六盘水到云南沾益段的运输能力,2012年12月6日的凌晨,新线六一一沾复线在背开柱拨接,原线切断,自此贵昆铁路云南省内段全部退出历史舞台,被新线取代,原线从其建成到停止使用。总共走过了46年的光阴。

  我们跟随着梅花山火车站的书记与站长,边走边聊的沿着一条锈蚀的较为厉害的铁路线走向山边,当我们转过一个小弯,眼前出现了一个隧道,远远的就清楚的看见了隧道的题名《梅花山隧道》,久违了的老隧道,我终于看见你了!走进隧道才发现隧道内已无铁轨了,隧道的边墙上醒目的镌刻着:3982米,7662部队修建,1966年6月,设计单位:铁道部第二设计院。有些心痛的望着完成了历史使命的梅花山老隊道,眼眶再一次热了起来!
 


 

1964年我父亲在梅花山隧道前工作时的照片
 

  横贯乌蒙山,长3982米的梅花山隧道,是当年贵一一昆铁路的关键工程,3982米,对于当下的铁路、公路建设者来讲,真的不算难事儿了,上万米的隧道在中国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中比比皆是,先进的施工机械,优质的生活保障,成就了今天路桥建设者的骄傲!高铁成为了中国的形象,可就是我们当年3982米长度的老隧道,以他的风采,承载了当年国家重点建设的需要,承载了当年建设者的付出与骄傲!今天也是让我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回望那如歌岁月的一扇窗。

  隧道前的路边,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着,是怎样的一种缘分让我与小花在此时此刻相遇,轻轻的摘下了一捧小花,走到隧道口,抚摸着隧道,将手中的花轻轻的奉献,这花儿寄托了我对老隊道的敬仰,寄托了我对当年牺牲的年轻“战友们”的怀念!“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了那个枪,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啊,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铁道兵之歌》从我们四人心里飞了出来,轻轻的在洞口回响,怕惊扰了逝去的岁月,怕惊扰了长眠于此走远了的年轻的铁道兵。我们四人在铁轨上一字排开,“敬礼”!这军礼是向老梅花山隧道致敬!向烈士致敬!是向铁道兵致敬!是向不散的军魂致敬!是向我老兵的父亲致敬!
 

      贵昆铁路通车,父亲带我们去参加通车典礼。爸爸忙去了,妈妈带着我们兄妹6人。和爸爸的警卫员。司令部的干事,爸爸的司机在天生桥铁路钢塔架大桥前的合影。(上图)
 

  三线建设前六盘水市的铁路几乎为零,感谢六盘水这座火车运来的城市里的人们,他们中许多人是通过这承载着流动火车的铁路而来自于祖国的四面八方,因此也有了包容天下人的气魄,时代变了,价值观变了,但六盘水人没有忘记过去!,没有忘记修路的人,感恩着过往,因此才有了我们今日之行。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转向,六盘水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将建成以能源材料开发为主,劳动产业发展,具有稳固农业基础,有珍贵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独特的三线人文区域文化多功能的现代化城市,期待着六盘水早日建设成实力、魅力、活力、文明、幸福的大都市!

  老是自然界的规律,老有曾经的意义,历经沧桑,卸下重任的老梅花山隧道,在我心中,仍然威风凛凛,风采依然,气质依然,他毫无怨言的伫立在那里,静静的观望着铁路新桥、新隊化蝶般的蜕变,似一位长者守护着新路的繁华,它就是一段传奇,就是一段共和国大三线建设光荣而辉煌的历史的真实写照!它就是一座丰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曾有的一个兵种铁道兵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铸就的光荣与辉煌,更是一部立体直观完整丰富的如史诗般中国铁路建设的篇章。
 

  二0一五年八月写于成都
 


 

罗玉英在国家记忆《大三线》里的境头
 


 

罗玉荣在国家记忆《大三线》里的境头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