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摄影

《黎城黄崖洞八路军军工部》 ——   陶玉和摄影新篇



 

黎城黄崖洞八路军军工部 

 

 陶玉和 2020-12-23 
 



黄崖洞在山西省黎城县境内,位于太行山脉的中部,海拔多在1500-2000米,地壳相对运动产生的巨大能量,把这里的硬红石英砂岩、页岩层组成的山岳切出道道峡谷,峭壁连绵数十公里,拔地而起,直冲云霄。这种独特而壮观的地貌,与举世闻名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这里的山体和地形以及岩石的质地都比较适合攀岩运动。

  内蒙、河北、山西自驾行,专程来到太行山深处的黎城黄崖洞,为的是参观当年的八路军军工部。由于疫情和景区整修,原本开放的景区关闭了,只能在外围拍了几张照片,非常遗憾。


  太行巍巍,像一道屏障,黄崖洞军工部就隐藏在这大山深处。


  在行驶的汽车上拍摄的太行山……
























黄崖洞主要遗迹有:镇倭塔、血花亭、吊桥天险、黄崖洞保卫战烈士墓地、纪念碑、兵工厂车间遗址等等,其中最能让人心灵震撼的要数当年左权将军在此长期居住过的那间依崖而建,高不过两米、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用石片垒起的简陋小屋,据称它还是当时将军和同是抗日军人的将军夫人的洞房,另外一个让所有到过黄崖洞的人都感到肃然起敬的英雄景观则是小号手崔振芳阵亡处。那时他只有17岁,他一人据守在位于悬崖上的石砌地工事里,一气就向冲上来的敌人投出了120多颗手榴弹,炸死了数十名日寇,最后光荣殉国于此。





  黄崖洞革命纪念地,位于黎城北部45公里东崖底镇上赤峪村西。1939年7月,八路军总部军工厂将榆社韩庄修械所迁到黄崖洞水窑山进行扩建。半年后发展成700多人的兵工厂。生产步枪、刺刀、掷弹筒、五零炮等各类武器和弹药,年生产量可装备16个团。华北日军调集5000余兵力,大举进犯黄崖洞兵工厂。守备兵工厂的八路军总特务团和当地民兵密切配合,在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特务团团长欧致富、政委郭林祥的指挥下,经过八昼夜的浴血奋战,歼敌千余,胜利地保卫了兵工厂。




黄崖洞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实际上是军工部的一所,前身是八路军总部修械所。开始在榆社县韩庄村建厂时,对外的称呼是“八路军流动工作团”,并不显示是一个工厂的名字。1939年7月在黎城县水窑开工兴建后,为保密起见,对内称“水窑一所”,对外称呼“工兵营”。1942年2月,日军对太行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后,该厂一分为三:一分厂驻山西辽县,对外代号“河北”;二分厂留驻黎城水窑坚持生产,对外代号“黄山”;三分厂驻武乡县显王村,对外代号“石灰窑”。







黄崖洞风景区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因陡壁上有一个高25米、宽20米、深40米的 天然山洞,名曰“黄崖洞”,此洞附近一带山地便因之得名为“黄崖洞”,包括翁圪廊、 黑虎口、水窑山、桃花寨等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华北敌后最大的兵工基地;朱 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左权等长期在这里战斗生活;震惊中外的黄崖洞保卫战, 以敌我伤亡6:1的辉煌战绩,开创了中日作战史上前所未有之“纪录”,1985年对景区进行大规模修整,在翁圪廊口建起一座由邓小平题词的“黄崖洞”牌楼。1992年由山西电视台录制的反映黄崖洞保卫战的四集电视连续剧《虎踞黄崖》,在中央及省市电视台播放。



在东崖半空中,有一天然石洞,这就是黄崖洞。沿挂在洞口的铁梯小心翼翼攀登而上,只见此洞口小里大,洞内高25光、宽18米、深72米。石洞在抗战时期曾是八路军兵工厂的物资和弹药仓库。传说,它原名叫黄龙洞,因洞内住有一条黄龙而得名。黄龙修行得道成仙后成为黄龙真人,后赴昆仑山做原始天尊门下的弟子


黄崖洞兵工厂不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制造了大量武器,而且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锤炼出了一大批工业建设人才。新中国成立后,这些人才奔赴各地,成为各级工业部门的领导骨干。黄崖洞保卫战谱写了一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可歌可泣、激动人心的壮烈史诗,耸立起一座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丰碑!



当时的黄崖洞兵工厂,有职工近700人,机床20多部,并有蒸汽机和发电机作动力。据曾任晋东南八路军总部军工部部长的刘鼎回忆,晚间电灯照明,厂区机声隆隆,运输车队往来不断,一片繁忙和繁荣景象,被誉为“太行山上的小天津”。





  遗憾的是因为疫情和景区内修整,游客不能入内,只能在外面转转,无法领略黄崖洞里面当年八路军军工部的场景。




作者:陶玉和


 
       美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舒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