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风采

脱下军装以后——记重庆市农资公司车队队长李代华

  
        脱下军装以后      

  ——记重庆市农资公司车队队长李代华     

      
作者:铁1师2团/姚尚明   整理
 

(简介:李代华,男,汉族,1945年2月生,重庆市渝中区人,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60年7月在重庆市人民广播电台工作,1962年1月任重庆市农资公司科员。1963年1月入伍,历任铁道兵二团一连战士、班长、排长、政治处俱乐部干事、一营三连副指导员。曾参加援越抗美战争,多次获奖。1974年2月转业,先后任重庆市农资公司办公室、人事科科员、车队队长、重庆市农资公司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等职。)
 


 

  1974年春天,李代华脱下了军装。从服役了11年的铁道兵二团转业回到了故乡——重庆市,回到了他参军前的工作单位——重庆市农资公司。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

  当他踏上这片令他魂牵梦萦、永世难忘的故土,当他见到那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乡亲,他的心像大海,汹涌澎湃;他的思绪象野马,纵横驰骋。在这里,他曾吃过百家饭,穿过百家衣,得到过单位领导和乡亲们许多深情关爱。如今,“代华回来了,他可出息了”,乡亲们都认为这块“矿石”炼成了好“钢”。而李代华在百感交集的同时,也立下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决心。

  那时,他才29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不管走到哪,不论干什么,都憋着一股劲,就像一团火。组织大型歌咏比赛,那是他曾经在部队干过多年的拿手好戏,算是小菜一碟,次次为单位捧回优胜奖杯;组织民兵训练,对于这位在铁一师教导队获得优秀学员称号的老兵,也是轻车熟路,回回拔得头筹;提起带民兵参加重庆市市中区人武部组织的实弹打靶,更是弹无虚发,干净利落地拿下冠军,大锑锅、小锑锅等各类奖品捧回了一大摞。“代华确实是块好钢”。于是领导决定他去搞人事工作。这种热门的岗位,在一些地方几乎挤破了头,那不是想去就去得了的。而李代华似乎不领领导的情。他郑重地向领导提出:“我要去学开车”。面对李代华这个匪夷所思的决定,领导们除了尊重,就是理解和支持。是的,在市农资公司,正需要一位政治可靠,技术过硬,事业心强,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驾驶员。李代华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领导们收回已经作出的决定,让他去四川省驾驶学校去接受正规的司机培训,还表示,“无论花多大代价,也要让代华学出来”。

  带着领导和全公司职工的重托和期望,31岁的李代华如愿走进设在成都市的四川省驾驶学校。在这里,他用一夜的功夫背会了“交通规则”,用一周的时间掌握了机械常识。每天,除了接受正规的学习和操作训练外,一有闲暇,就去实习工厂帮驾校的师傅们修车,搞保养打下手,从中学习和掌握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星期天极少外出,不是进图书室就是在宿舍里“啃”书本,钻研着那里面深奥的知识。那时,妻子正生“小三”,他也很想回去服侍她并看看未曾见面的三女儿。但是,一想到领导和公司员工的嘱托,一想到公司花这么大的代价让自己来脱产学习,就感到这学习的机会一天也不能耽误。于是,借点钱,写封信,包括深深的内疚一起寄给了月子里的妻子。刻苦加勤奋取得了丰硕成果。毕业考试时,不论是“桩考”、“路考”,还是“夜间行车”、“重车上路”、“排除故障”等科目,都是一次通过。期末总结大会上,校领导表扬他:“这样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的代培学员是第一个”,还号召全系统的学员向他学习。
 


 

  学成归来,实习阶段很快结束。李代华成了正式司机,就在农资公司派上了大用场。不论是刮风下雨、抗灾救灾的难事,还是火烧眉毛、深更半夜需要出车的急事,领导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李代华。那时李代华的头脑里没有上下班的概念,没有八小时的范畴,更没有星期天、节假日。常常是风雨兼程连轴转,通宵达旦在忙活。他常说:“方向盘是党和人民给的,自己能有今天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只有完成好上级交给的任务,我的心里才踏实”。就是凭着这股干劲和热情,李代华获得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可。不久,市农资公司领导就将车队队长的担子压在李代华的肩上。

  重庆市农资公司车队是企业的自备车队,拥有10多台车,40多人,计划经济时代名正言顺地吃着大锅饭,长期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上任伊始,李代华通过调查研究,开始建章立制,整顿作风。那时正是改革开放前夕,汽车运输很不发达,运量大大超过运力,开车这一行当很是吃香。个别司机成了“贵族”,运送物资时非得货主好吃好喝好招待,走时还得“连抓带拿”。接受任务“挑肥拣瘦”“嫌贫爱富”的事也时有发生。李代华深深懂得打铁先得本身硬,他用铁道兵的光荣传统教育职工,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职工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处处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教育职工,并从制度上卡住各种漏洞。

  为了把车队的工作搞好,李代华长年累月没有按时下班的时候。他总是觉得还有事情没有做完。特别是跑长途频繁的季节,也是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阶段,他常常大半夜还守在电话机旁,总是担心有什么事情发生,好及时应对处理。他总在牵挂着每天出车的各位司机,按时间推算着应该到了什么地方,后半夜就睡在办公室里,没有电话铃声才能平安地渡过一夜。由于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妻子也是事业型的,因此,家里中饭、晚饭全靠大女儿做,并且还要照顾两个妹妹。父母只是将米、菜和各种佐料准备好。这在家里已成习惯。每天平安也就罢了,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次,大女儿脸色铁青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报告:“老爸……家里高压……高压锅炸了”。李代华顿时吓了一跳,急忙抱着女儿查看,还好,完整无损。接着急忙跑回家里,一看,从锅台到门窗,从房顶到地面全沾满了煮熟的米粒,锅盖蹦起来把墙面砸出了一个深深的坑,强烈的撞击使之变形算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万幸的是,两个小女儿放学还在途中,大女儿把米煮上就到外面理菜去了,这才躲过了一劫。李代华望着大女儿心有余悸的脸和怕他责怪的样子,心一下子快要碎了,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他一把抱着女儿安慰道:“不要紧,不要紧,只要你没事,就是老爸的万幸了。”是啊,一个10多岁的孩子,能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邻居们还常常提起李代华三个丫头一起杀鸡的事,谈笑声中不免有几分怜悯。那时,李代华忙于跑长途,夏天一身汗很少干过,冬天一身油污的黄军装很少洗过。在三个女儿的心里,爸爸太忙了,几乎没有完整地在家呆过一天。一次,李代华跑长途 路过农村集市,顺便买了一只活鸡,往家里一扔,就又出车走了。父母皆有公务不在家,这杀鸡的任务自然地落在了大丫头的身上。做惯了家务的大丫头指挥两个小丫头,一个扯着脚,一个扯翅膀,她自己则手操刀,一手抓住鸡头,把整个鸡老壳活生生地割了下来。没头的鸡在地上扑腾了两下就不动了。姐妹仨拍着手尖叫着欢呼“胜利”。邻居们谈起这场景,一个个笑得忍俊不禁。

  李代华舍小家顾大家的事迹在职工中传扬。他用辛勤的汗水获得了回报:他所领导的车队一举扭转了长期亏损的局面,实现了年盈利6万多元的佳绩。连续两年被公司评为“精神文明先进集体”,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
 

(原载长江文艺出版社《他们从军旗下走来》、姚尚明整理)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