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书刊

成昆铁路大会战【纪实连载】之 七十一

 




 


第八章 成昆通车,盖世无双


 


第十节 通车前夕,两河口隧道突发大塌方



 

  1970年6月下旬,在铁道部第二工程局第七工程处所在的两河口工段,广大员工们无不眉飞色舞,笑逐颜开,两河口隧道进入收尾阶段,再过5天,就可迎接“七一通车”喜庆日子的到来。

  可是,就在这热烈的期待中,一个意想不到的重大事故发生了。

  6月26日凌晨3点过,两河口隧道距进口约200米地段,拱部混凝土突然大面积塌落。强烈的潮湿气流夹着洞内粉尘冲出洞外。正在隧道外吃饭的701队夜班工人惊呼:“塌方了!塌方了!”

  刹那间,在场的人们全都惊呆了。

  消息传到两河口工区各单位,干部、职工无不震惊。个个心情沉重,一片叹息,连日来迎接全线通车的喜庆心情顿时冷到了冰点。

  工班长赵阿田伤感地说:“砸锅了,砸锅了,唉!”

  七处的总工程师去塌方现场勘查,局部塌透山顶,总塌方量估算约有一千余立方米之多。因夜班人员出洞吃饭,所幸无一人伤亡。如果要按部就班清理塌下的堆积物后再浇灌修复,少说也得3个月。

 


 

  (洞内发生大塌方·选自网络)
 

  而现在离预定的“七一”全线通车却不足5天时间了。

  此时,昆明、成都两地正同时热烈地筹备“七一”通车的庆祝大会与彩车布置;在西昌通车典礼的入场排练工作已持续了20多天;在北京周恩来总理正在审定中央的贺电文稿,安排中央代表的人员名单……

  情况向工人们通报后,工地上职工们情绪激昂:“我们是铁道部树立的样板,从不在困难面前屈服,难道今天还被塌方所吓倒!”

  “701队是被命名的‘硬骨头工程队’,是开得动,过得硬,打不烂的。”

  “迎着困难,战胜塌方,保证通车,是唯一的选择!”

  铁道兵西南指挥部的何辉燕司令员、李万华副司令员带着工程技术人员来了,铁二局军管会、革委会的领导与工程师们来了,第七工程处的各级领导早早在这里等候。

  大会议室内人头攒动,满屋子的烟雾使人感到呼呼急促。七处的一位领导面色铁青,但语气十分坚定地汇报说:“经过实地勘测、设计、论证之后,我们保证七一”通车的方案是:绕过两河口塌方隧道,在它旁边抢修一条临时便线与正线相接。便线总长1000多米,限定72小时完成。”

  李万华副司令员说:“好!抗美援朝时,我们就是这么干的,先通后修。”

  何辉燕司令员掐断手中的香烟说:“走,去现场看看。”

  两河口处于喜德县大凉山腹地,海拔2000米~4500米。由于受高程位置制约,线路从铁口山站开始沿着3‰的坡度下降至山脚新凉站。线路穿越铁口山、两河口两处隧道。2000米长的两河口隧道呈曲线处于新凉站进站口前端。这条便线与两河口隧道恰似一张弯弓形状,隧道是弓,便线是弦。

  看了现场,何司令员、李副司令员都松了口气。他们与七处及工程队的领导一一握手告别。

  工程队领导表示:“保证‘七一’前通车!”

  “不是保证,而是要确保!”李万华强调说。

  “对!确保‘七一’前通车!”工程队领导坚定地说。

  三天抢修这条1000多米的便线,面临着两大难关:一是要越过一条100多米宽的山沟,需要架桥;二是要通过500多米宽的一片稻田地,必须挖出稀泥软土、回填石方建筑路基。

  路基难题不容轻视!在贵昆线的水城附近,就遇到大面积的软土难题。他们成立了“滥坝软土战斗组”,由铁二局总工程师刘建熙为组长,挖淤泥、换填片石、回填粗颗粒沙砾石、做防护挡墙、用片石护坡等办法,终于战胜了软土难题。

  七处领导说,要学习他们战胜软土的做法,保证500多米稻田上建筑路基安全。

  经过一昼夜的筹划,调兵遣将,准备器材,一场攻坚大战开始了。

  6月27日,两河口工地沸腾了!

  原本是雨水多发季节。这一天太阳却早早挂在铁口山的山尖。施工现场,彩旗招展,标语林立,革命歌曲、宣传口号声声入耳,使得广大职工群情振奋、力量倍增。前来支援的719工程队为抢修便线搬运石料,个个满身淌汗,身上没有一处是干的。

  在那500多米宽的稻田中,推土机、装载机、铲运机加紧作业。老司机娴熟地驾驶着推土机,开足120匹马力在稻田中铲运稀泥。稻田上空浓烟滚滚,马达响声震天。飞速转动的履带搅得泥浆四溅,整个机身和驾驶员全身沾满稀泥。经过20多小时的激战,硬是在一片烂泥塘式的稻田里,挖出了一条约有8米宽的、没有稀泥软土的路基底沟。

  这时,负责西南铁路会战的何辉燕司令员打来电话:

  “党中央准备派代表团、发贺电,周总理亲自打电话询问情况,七处能不能立下军令状?”

  七处的领导坚定的表示:“701队是‘硬骨头工程队’,第七处将全力以赴作坚强后盾。我们向党中央保证,确保‘七一’通车前抢通!”

  6月28日下午,装载机将预先准备好的石头,一车一车回填到稻田的路基底沟,很快石料全部运完,底沟还没填平。指挥员命令汽车紧急装运隧道支撑木。一车车的圆木往沟里垫,直到将沟填平为止。最后,装载机、铲运机运来土石方、道碴,加填至标高,稻田中的路基就成形了。

 



 

  (装载机、铲运机运来土石方、道碴加填路基·选自《成昆铁路·6·画册》)
 

  抢修100余米长的便桥战斗同时在进行。他们是七处从二段、三段中挑选最有架桥经验的工人。为了抢时间,他们分三路组织“立体”施工:一面快速清理出桥基,一面用枕木垛起两座桥墩和两座桥台,一面用“万能钢件”拼装成供临时行车的钢桥梁。三个战场齐头并进,昼夜奋战。

  夜幕降临,聚光灯、电灯、流动穿梭的车灯把工地照亮得如同白昼;机械马达声、汽车喇叭声和搬运钢轨、枕木的号子声交织成雄壮的劳动进行曲。

  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和八一电影制片摄影师们扛着机器,汗流浃背,跑来跑去,拍下了许多珍贵的场面镜头,也给抢修的员工们鼓了劲。

  6月30日上午,便线的桥梁、路基全部达标,接着进行人工铺轨。有经验的“老铁路”半天就解决战斗。

 


 

  (两河口接轨·选自铁二局《岁月如歌画册》
 

  6月30日下午,铁口山站开出一辆戚墅堰机车厂生产的“东方红号”内燃机车,对便线作压道。机车自重百吨,初上便线,路基有明显的沉降,但仍在设计范围之内。机车开至便桥头停住了。司机从车上下来,步入便桥,左盯右看,不时地摇头。有人问他为啥不往前开,司机面有难色,以很不情愿的口气说:

  “我从没走过这种桥,担心没有安全保证!”

  “我来负责。”说话人是七处革委会副主任、原处长毛礼文。

  他拨开人群,几步走到司机面前,操着洪亮的东北口音说:

  “你不要怕,我签字可以开,你就放心地开过去。我站在车头,要出事我比你还先死!”

  而在桥下,七处的总工程师及两名技术员正站在墩台之间,毫无惧色。总工程师朝着司机喊道:

  “开吧,不会出问题的。”

  司机见状大为感动,连声说:“好,好,我马上开。”

  机车缓缓启动,身材魁伟的毛礼文站在车头,俨如上战场的将领。瞬间,便桥在机车的重压下立即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围观者的那颗心似乎也悬吊半空了。压道机车缓慢地前行,一米,二米,三米……终于过了便桥,安然无恙。

 


 

  (压道的东方红机车·选自《成昆铁路·6·画册》)


 

  此时,四周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便线成功了!我们胜利了!”

  当天下午5点过,从成都驶来一列满载各族代表的彩车,在双机牵引下开过来了。工程队的建设者兴高采烈奔向彩车,工人向友明冲在最前头挥动双手欢迎各族代表。彩车上穿着鲜艳服饰的代表们激动的把头伸出窗口:“热烈庆祝成昆铁路全线胜利通车!” “向工人老大哥致敬!”的口号声响成一片。

  在雄壮、欢快的乐曲声中彩车平稳顺利通过抢修的便线开往西昌。成昆铁路通车典礼将于明天在那里举行。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洪承惠,1944年7月出生。1962年入伍。铁道兵一师历任战士、班长、干事,参加成昆铁路大会战。1978年转业。历任科员、镇长、街道办主任等职。2004年8月退休后,立志全力写好《成昆铁路大会战》。


 


 


 



 

首发:铁道兵文化网


美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