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书刊

成昆铁路大会战【纪实连载】之九十一



 

第十章 勘测设计,克敌尖兵
 


第五节 采用隧道、明洞战胜不良地质



 

  一、查清地质不良现象,滑坡居首
 

  成昆铁路沿线有多少不良地质现象?这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才能勘测清楚的问题。

  新中国从1952年开始,就对成昆铁路进行了地质勘测。在历次勘测设计与施工中,都做过大量工程地质工作,不良地质现象众多,是一个共识。

  1964年大会战开始后,根据线路标准的提高,为了取得战胜不良地质的主动权,设计出建设蓝图,急需要进一步查明沿线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

  国务院决定,地质部要全力支援成昆铁路地质勘测工作。铁道部也调派力量支援成昆铁路勘测工作。一时间,工程地质工作的干部、职工增至5000人左右,其中,铁二院约2000人,地质部3000人。投入勘探的钻机共有123台,地质部73台,二院50台。

  还成立了“红层”、“昔格达层”、“龙街层”、“含盐层”、“泥石流”、“滑坡”、“隧道围岩”、“山体压力”、“水平钻机”、“不良地质隧道开挖”等10个专题战斗组。

  目的只有一个——查清地质秘密。

  经过艰巨的勘测工作,地质工作者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地质测绘方面,重视了大面积区域地质工作。测绘了1万4千8百余平方公里,平均每公里线路(铁路)测绘13.68公里。

  在工程地质勘探中,以钻探为主,综合使用钻探、挖探、物探等手段,各种测绘与勘探资料综合分析,互相印证,正确判断。钻探21万2千7百余米,平均每公里线路钻探196.35米。挖探1万3千7百余米,平均每公里线路挖探12.66米。物探523处,平均每公里线路物探0.48处。物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简称,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在工程地质试验方面,有室内试验、野外大面积剪切试验、大面积截荷试验、土与混凝土摩擦系数试验,现场边坡、路堤、隧道的工程地质模拟试验等等。还开展了红层边坡岩石风化剥落、地下水流量变化规律、滑坡变形与位移量、弃碴作路堤填料沉落量、水库地区铁路坍岸变形等观测工作。工程地质试验共1万零4百余组(件),平均每公里线路试验9.6组(件)。

  “西工指”司令部总工程师谭葆宪归纳了地质部南、北江大队、第二勘测设计院对地质勘测的资料,向吕正操、郭维城、彭敏等核心领导作专题汇报。

  谭葆宪汇报说:据不完全统计,全线在勘测阶段,避开了大量不良地质,但直接通过或局部绕避不良地质现象仍有许多。其中,较大滑坡183处,泥石流沟200余条,危岩落石近500处,崩塌约100处,岩堆200多处。此外,还有河岸冲刷、山体开裂与错落、水侵蚀、岩溶、流砂、岩爆、有害气体、软土等不良地质现象。

  吕正操问:“这些不良地质的数字,都是线路要必须经过的吗?”

  “是的,可以绕避的不良地质,不在其中。”谭葆宪答道。副总指挥、技术委员会主任彭敏补充说:查明这些不良地质与病害工点的工程地质特征,给比选线路方案和工程设计提供地质资料,在各个阶段都做过不少的钻探工作,仅北段用于查明不良地质与病害的钻孔就有1673孔,计2万5千余米。其中用于滑坡的钻探量占69.1﹪,用于泥石流的钻探量约占15.4﹪。
 


 

  (滑坡造成的破坏·选自《成昆铁路·6·画册》)
 

  吕正操指出:“面对这么多的地质障碍,我看,还按毛主席教导的,抓主要矛盾!对成昆线建设危害最大的,就先攻破它,由此来带动战胜其他不良地质。”

  谭葆宪继续说:从危害程度、危害面积、处理难度等方面分析,要算滑坡和泥石流对铁路建设的破坏性最大。过去和近代曾发生过滑体有几千方的大滑坡;几十万方到几亿方的大山崩;以及流量达每秒几百至千方的泥石流;有的大规模崩坍体还曾堵断过江河;有的地段滑坡成群。滑坡与泥石流两者相比,危害是一样的,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但滑坡的范围与治理难度更大。因而,应该将滑坡排在第一,泥石流作为第二的地质不良现象来治理。

  吕正操司令员手一挥,大声说:“那就先从滑坡着手!”

  成昆线如何战胜滑坡?国内外业内专家对这个难题极为关注。

  二、吕正操拍板大量采用隧道、明洞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成昆铁路隧道均为山岭隧道,是在山体的基岩中建筑的一个结构牢固的线路通道。

  明洞,是一种明挖的、结构类似的隧道;分为拱式明洞和棚式明洞两大类。明洞作为整治落石滑坡等病害的有效手段之一,主要用于坍方、落石或流石、流泥危害的隧道洞口或路堑地段。在山区,明洞与隧道相接,通常是通向基岩过渡性建筑。

 


 

  (抗滑坡明洞 ·选自《成昆铁路•6•画册》)
 

  隧道和桥梁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产物。但成昆铁路的设计中,科技人员又把隧道与桥梁作为对应不良地形与地质的工程措施,作为战胜大自然的“武器”。在滑坡、泥石流地段做设计时,选用隧道、明洞通过,对线路的安全性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可靠的。

  然而,长期以来,无论是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怕建隧道。为什么怕隧道?是因为隧道工程投资巨大、施工艰难、工期漫长。

  经过设计革命的洗礼,设计人员解放思想,充分发挥隧道工程在复杂地形、地质中的优势,敢于设计隧道、善于利用隧道,将隧道作为克服地形高差,避免滑坡、泥石流、落石等不良地质的工程措施,还能使线路顺直,缩短线路。

  “西工指”司令部总工程师谭葆宪召集地质部南、北江大队、第二勘测设计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开会,专题讨论对付滑坡办法。

  地质部的同志说:线路遇到滑坡,一是外移修桥梁,二是靠里修隧道。桥梁与隧道相比,桥梁不一定挡得住大滑体的冲击;而隧道在山体基岩里面穿过,滑坡就无可奈何了。

  铁路隧道专家们补充说:隧道比桥梁更安全,更可靠。而且一定要“早进晚出”!

  所谓“早进”,就是不要在滑坡边缘区域才进洞,而要在地质条件好的地方提前进洞。所谓“晚出”,就是选择在远离滑坡的地方出洞。

  之前,山区隧道有过许多洞口塌方的教训,原因就是为了缩短隧道长度、节约成本、争取工期,而采取了“晚进早出”方法。现在要改为“早进晚出”!

  隧道专家蔡报瑷说:我补充一个问题,隧道还有个洞口的难题!隧道由洞口和洞身组成。洞口长度很短,但必须穿“山皮”后才进入洞身。这个“山皮”不好穿!

  松散岩类和软弱岩石类占了全线的三分之二,都是引起坍塌的地层。在贯彻“早进晚出”原则的时候,一定要反复比选洞口位置,并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设计好洞门,以保证洞口的稳定;有些还要适当设置明洞。

  谭葆宪说:对,隧道设计要“早进晚出”,洞口的难题要重视,必须加强洞门防护。

  谭葆宪召集的这次会议,毫无悬念地结束了。

  但是,令谭葆宪不安的,是大大增加了隧道的数量,大大增加了建设的成本,大大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吕正操司令员多次强调,成昆铁路大会战,要以快为核心,这个坎过得去吗?

  吕正操司令员看了专题讨论的报告后,大口大口地吸着香烟,沉默了许久,然后将手中的烟头往烟缸里一摁,出人意料地嘣出一句:“只要能战胜滑坡,保证线路安全,再多的隧道也要修!”

  三、洞口、明洞的设计是“早进晚出”的关键

  在山谷地段,绝大部分的线路是沿江、沿河走的。滑坡似乎与隧道“不离不弃”。选择隧道位置,洞口、明洞的设计是首先要考虑的。基岩则成为勘测设计工作者们最大的钟爱!

  对于沿河绕行地段,傍山线路,地质不良地段,隧道、明洞设计贯彻了“宁里勿外”的原则,用较长隧道穿越基岩,如大火夹、白熊沟等地段的线路内移,既避开了不良地质,又减少了洞外相应工程的工作量和施工干扰。

  在隧道战胜滑坡的设计中,“早进晚出”也是隧道设计的重要原则,隧道早入基岩,线路就早得安全。但是,基岩往往需要穿过地坡或“地皮”才能到达。选定洞口位置是贯彻“早进晚出”原则的重要环节,因而明洞也与洞口“携手同行”。

  为什么洞口位置这么重要?因为要尽可避免在滑坡地带进洞。

  在洞口位置的选择上,提出“早进晚出”的原则,是针对过去“晚进(洞)早出(洞)”的错误做法,造成在洞口施工中发生的不少病害和困难而提出的。广大勘测设计人员学习唯物辨证法的观点分析问题,认真贯彻了“早进晚出”的原则。全线有65%的隧道在洞口加接了明洞,基本上满足了施工运营的要求。

  铁二院桥隧处的工程师们,以唯物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念,认真收集各类洞口资料,研究了隧道“早进”的各种不同地形、地质、所处的位置,总结了九种“早进”的具体做法,令人敬佩:

  一、洞口位置避免沿沟进洞。因为一般沟谷地区地下水发育,地质条件差,沿沟进洞,施工与运营均不利。因此要提前在沟前进洞。

  二、对于洞口线路尽量做到与等高线基本上正交,当地质无不良病害时,其洞口位置以边仰坡高度控制。如地层的坚固性愈好,f值愈高,边仰坡可以设计的高些,反之,则宜低。其高度一般在12~25米之间。

  三、当线路与地形等高线斜交,其角度大于45度,岩质较完整(f≥3)可设置斜门洞,以节省工程。如花果山隧道出口洞门斜交60度,辛庄隧道出口洞口斜交45度等。

  四、隧道洞口地质不良,有危岩落石、坍方等危及线路安全的洞口,均考虑接长了明洞。当洞口地基一侧为石质,一侧为土质时采用了棚洞结构延长洞口。如白果2号隧道进口设单侧加固盖板棚洞等。

  五、地形陡峻,地质较好的陡量峭壁,则贴岩进洞,或作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棚洞结构,以防小量的落石。

  六、地表自然坡与设计边坡坡度接近时,一般不刷仰坡进洞。(刷坡,是专用名词。削去超陡的部分,使陡坡变成符合设计的缓坡,这种改变坡度的施工方法,简称“刷坡”。洞口上方的坡,称“仰坡”,线路左右的坡,称“边坡”)如白石岩2号隧道进口,碰壁进洞。如有坍塌情况时,洞口还应考虑接长明洞。

  七、洞口岩层破碎,山体稳定,植被良好时,一般不破坏原地面的植被,采取暗挖进洞,以策安全。

  八、洞口附近有水沟横跨线路时,以设置桥涵排泄为主,如有困难,则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用改沟引排或接长明洞,在洞顶设排水工程。

  九、洞口位置的选定,还要综合考虑洞口有关工程的干扰、施工场地的需要、给快速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等等。

 


 

  (挑檐式悬壁棚洞 ·选自《成昆铁路•6•画册》)
 

  此外,还要注意洞口施工场地的布置。由于地形险要,有很多隧道与桥梁相连,隧道洞口施工场地狭窄,设计人员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既要方便施工,又要注意安全。布置设计时,总是离不开栈桥、空中索道。

  贯彻“早进晚出”的原则,要保证洞口的稳定,适当设置明洞。成昆铁路修建了一些新型的洞门和明洞,如悬臂式洞门、檐式盖板洞门、桁架盖板式洞门、锚杆悬臂明洞,檐式明洞等,结构轻型、美观牢固。明洞总延长为7251米。建成后没有发生过大的洞口坍塌事故。只增建了一座独立明洞和另外6座隧道共接长了明洞420米。

  勘测设计人员深入调查研究,充分的掌握自然客观规律,利用自然的有利条件,取得了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主动权。从怕隧道到敢于、善于利用隧道,作为战胜复杂地形、不良地质的工程措施,赢得与大自然斗争的胜利!隧道的数量也因此而越修越多。

  成昆铁路与众不同的地方太多了!30万大军齐上阵的“人海战术”;边勘设、边准备、边施工的“三边”奇观;七处壮美的集中展线等等。

  这里,又出现了隧道“越修越多”的希罕现象。

  依据《成昆铁路》的总结:“会战开始时全线隧道数量为192公里,到1965年2月增加为251公里,全线测定后增至341公里。”增幅达到50%左右!

  新建铁路的隧道会越修越多,这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也是罕见的。

  这些增加的隧道,主要是避开滑坡线路内移建隧道和采用“早进晚出”的结果,也是勘测设计者们挑战自我,敢于用隧道向不良地质挑战见证。

  为了使大部分隧道进入基岩,为了使桥梁的基础落在基岩,为了使种类支挡生根基岩,他们经历了千辛万苦,也成就了基岩一样的品格。
 


 

  (隧道在大山腹部的基岩中通过·选自网络)

 

       基 岩
 

  您是那样地钟爱基岩,

  您是那样地信仰基岩。

  避免桥隧坐船,必须找到基岩!
 

  为了找到基岩,

  您冒着风雪踏遍了万水千山。

  您深入虎穴遭到残匪的暗算。

  

  隧道钻进基岩——“禁区”只能仰天唉叹,

  桥基落在基岩——地震只能无奈抖颤,

  支挡深入基岩——滑坡只能寂寞旁观。
 

  基岩深藏底层,履行无言承载,

  基岩高举手臂,桥梁大放异彩,

  基岩敞开胸怀,拥抱钢铁动脉。
 

  我看到了您的血管隆起,那是基岩的因子在循徊,

  我听到了您的心脏搏动,那是基岩的因子在呼唤。

  噢,您的人格植入了基岩,基岩本无味却有暗香来。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作者,洪承惠,1944年7月出生。1962年入伍。铁道兵一师历任战士、班长、干事,参加成昆铁路大会战。1978年转业。历任科员、镇长、街道办主任等职。2004年8月退休后,立志全力写好《成昆铁路大会战》。

 


 


 



首发:铁道兵文化网


美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