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书刊

成昆铁路大会战【纪实连载】之一百二十三

 

 



 


尾声:看今朝,慢火车让彝族同胞走进现代文明


 

  一、彝族同胞脱贫致富的“公交”列车

 

  成昆铁路的通车,不仅促进了攀枝花钢铁基地与沿线工业、国防、航天等大三线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实现了我国工业与国防的大调整,为防御大规模侵略战争起到了战略作用;而且,对促进凉山地区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帮助山区彝族同胞脱贫致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车半个世纪来,成昆铁路给彝族同胞带来哪些变化呢?

  50年来成昆铁路经历了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生产布局的多次调整,全线开启了K字头的快速旅客列车、部分开启了G字头、D字头的动车组列车;可是,有那么两趟普通客运列车,虽然多次更换车次和调整运行图,却始终不离不弃地奔走在凉山地区的山水之间,奔走在彝族群众心头。

 


 

  (走出大山,望不尽的祖国新貌•选自《成昆铁路•6•画册》)
 

  它,就是每天运行在成昆铁路的5619/20、5633/34次旅客列车。

  下行的5619次列车从燕岗站——普雄站,全程396公里,停靠25个车站,运行时间7小时42分。如果是开行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铁动车组,这段距离仅仅需要1个多小时。不过高铁动车组不可能设这么多停点,高铁动车组的票价需在100元以上,而慢车如同城市里的公共汽车一样,把旅客送到离家最近的车站,全程票价仅为18.5元。从1995年至2018年的23年间,这趟慢车价格没有涨过一分钱,最低票价依然保持在2元。

  下行的5633次列车,普雄站——攀枝花站,全程281公里,共30站,全程票价25.5元,最低票价仅2元钱。票价30多年来未变,极大地方便了沿线群众出行,也促进了老少边穷地区脱贫攻坚和发展致富。

  这两趟列车是没有空调、没有餐车、没有卧铺的普客列车,是当前列车中最慢的,民众称之为“慢火车”。彝族同胞们无论购物、就医、就学、通勤、走亲访友或做小生意,都毫不犹豫地选择和依赖着这两趟“慢车”。

  列车与村民近半个世纪的“相濡以沫”,被彝族同胞视为大凉山上的生命线、脱贫车、便民车、连心车、致富专列……

 


 

  (连心车、致富车•选自网络)
 

二、成昆精神的接力
 

  为凉山边远山区彝族同胞服务,是大会战时期筑路大军的初衷之一,坚持开慢车班列,追求精准扶贫则是铁路运营部门对“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的接力。

  沙木拉达站是极为特殊的一个。海拔高2244米,气候条件却极为恶劣,每年4个多月的冰雪天气,150多天刮着5级以上大风,地形十分陡峭。在大会战中,成昆铁路的设计者、建设者在沙木拉打隧道出口的半山腰上,设计了沙木拉达站,三股轨道,两栋平房。从此,沙木拉达近三千民众走出大山的愿望成为现实。

  瓦祖车站是个设在隧道中的小站,勘测设计人员为了改善车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也为了沿线彝族同胞搭乘火车的方便,他们将站内线路改为交角18度,半径600米曲线,把隧道适当外移,使隧道中的站坪中部露天,可以采光、通气。现在,觉莫村通过这个露天的隧道车站外出做买卖,孩子们从这个车站去读书上学。

  1971年1月1日成昆铁路正式交付运营后,成都铁路局就开启了旨在为凉山彝族同胞服务的普通客车。

  近半个世纪以来,行驶在成昆线上的普客列车成为彝族同胞的走出大山的公交“慢车”。

  铁路职工们一代接一代的坚守和奉献,继承、发展了“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成昆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1981年7月9日凌晨,英雄司机王明儒在牵引由格里坪开往成都的442次慢车时遭遇特大泥石流,为保护旅客生命和国家财产,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他的儿女至今还工作和生活在成昆线上。50年的坚守,培育出瓦祖红旗党支部、戴启宽、王明儒、阿米子黑、章显容等一大批时代楷模和先进典型。成昆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成昆儿女奉献在成昆线上。

  成都铁路局成立了由局长和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公益性旅客列车组织管理领导小组。路局领导多次率队深入沿线小站进行扶贫慢车调研、现场办公,为开好扶贫慢车,在不懈探索“精准”、着力追求“精细”上下功夫。

  “慢有慢的好处!快慢结合才能为民服务全覆盖。”传承成昆铁路精神的“慢火车”将凉山彝族同胞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融入了现代文明。

  汽笛声扬,“慢车”缓入故乡,慢的是火车,不慢的是追求,交织着爱与责任。

  为了提高“慢车”的服务质量,成都铁路局投入相当数量的资金进行车站改造,新建售票窗口,将客流量有所増加的乘降所升格为客运办理站。同时,给每趟列车配备6部便携式售票机,保证两节车厢一部售票机。2014年以来投入2648万元用以延长站台、改造厕所、补强照明、在乘降所配备小区广播、添置行李车作业梯,全面提升旅客乘降条件。2017年又投入832万元,用以重点补强沿线小站和乘降所的设施设备。

  为了既给携带大件行李的旅客提供方便,又不影响其他旅客的出入,路局拆除了5至11号车厢两头的14个坐席,腾出一个宽敞的“大件行李存放处”,供旅客们堆放商品和货物,堆放修建彝家新寨的砖瓦和水泥。
 


 

  (为山民贸易需要准备的特殊车厢·选自网络)
 

  针对山区彝族同胞运送家禽和小牲畜的需求,路局从根本上解决列车上人畜分乘的问题,拆除行李车滤水隔板,加装双人坐席4个,加装牲畜挂栓6根,把家禽和小牲畜分片集中到行李车上来。为保证卫生和防疫,对车窗进行改造,增加透气功能,对地板进行防水改造。在每趟列车始发前,行李员要冲洗车厢三遍以上,并喷洒消毒液,用最干净舒适的环境迎接“特殊乘客”登乘。

  值得强调的是,每位彝族同胞乘座慢车携带的粮食、蔬菜、家禽、牲畜、家俱及家用电器等一律免收费用的。那可真是彝族同胞的贴心车啊!

  三、脱贫致富

  布尔依哈是靠“慢火车”率先融入了现代社会的突出代表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大山深处的彝家村寨,让脑子灵活的彝族青年看到了商机。1983年,穷得叮当响的布尔依哈向亲戚借了200元钱,从普雄坐慢车到米易,用50元买了200根甘蔗。原本想搬回普雄老家试着卖卖看行情,没想到在回普雄的慢车上就全部卖光。一捆甘蔗上5633次列车,让布尔依哈轻而易举赚到了一笔小钱。

  那天晚上,布尔依哈紧紧握着带有“甜味”的100多元钱,躺在站前广场久久不能入睡。望着满天繁星,心中充满了对末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从第二天开始,布尔依哈就成了慢车上的忠实旅客。车站和车上,几乎天天都能看到他来去匆匆的忙碌身影。

  靠着做慢车生意的积蓄,1992年布尔依哈成家了。从这一年开始,他头天下午乘坐慢车去米易,找个便宜旅馆住下,第二天一早赶到菜市,收购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300至400斤。中午在米易装车,晚上到普雄卸货摆摊。第二天早上,妻子抓过接力棒,零售这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靠着这样夫唱妇随的慢车生意,布尔依哈两口子不但养大了两个儿子,还为他们盖了房、娶了亲,买了一辆轻型卡车搞运输。靠着35年的慢车生意,他还为家里的老人创造了很好的生活条件。如今92岁高龄的老父亲和80岁高龄的老母亲双双健在,这在彝族山区是不多见的。

  现在,布尔依哈和妻子每月交着200元的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着慢车带来的繁忙而充实的生活。当年穷得叮当响的布尔依哈,如今经常身着一身褐色西服出现在“慢火车”上。三十多年的“慢火车”将无数个布尔依哈融入了现代社会。

  阿洛阿妈是靠着5619/次列车改变命运的典型之一。

  居住在下普雄镇的阿洛阿妈,1996年丈夫因病去世,给她留下了两儿、四女和一个破破烂烂的家。当年41岁的阿洛挺起瘦弱的肩膀,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寒冷的冬夜,一家人围坐在微弱的火塘旁。听着窗外的寒风肆意呼啸,她把目光落到了堆在屋角的土豆上。“听人说山外的土豆价格更高些,把它搬出去卖了或许能换回几个油盐钱维持生计”。

  清晨,阿洛阿妈背起沉重的土豆,拄着拐杖,走了5公里山路,汗流浃背地赶到下普雄车站。坐上慢车,当天下午,在燕岗的临时交易市场,阿洛阿妈顺利卖掉了土豆。返程路上,她颤抖着双手把钱数了一遍又一遍。

  从此,阿洛阿妈走上了坐慢车卖土豆的脱贫之路。阿妈一做就是20年。如今一年花2000元租金,在车站附近租一间小平房做仓库,再到村里收购土豆,然后电话联系客户打批发,一次销售土豆1000~3000斤不等,当起了名副其实的小老板。

  阿洛阿妈凭借做慢车生意,盖起了一幢二层小楼。家里不但电灯电话、电炊具、彩色电视机一应俱全,还为两个儿子娶上了媳妇,四个女儿也打发了人家。阿妈笑着说,到了火把节,到了彝族年,6个儿女、13个孙子女一起回来看她,一起吃坨坨肉,一起围着篝火跳舞,生活幸福得很。

  这条运行了50年的火车线路,不仅改变着沿线乡亲们的生活,更改变着孩子们的未来。

  “慢火车”托起了孩子们的梦想。凉山彝族自治州月华中学语文教师耿飞说:这一条铁路连接两个地方,一头是彝族同胞的家乡,一头是美好的憧憬与希望。如今的“慢火车”上,每个周末都有超过600名彝族学子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
 


 

  (翘首期盼火车到来的学生•选自网络)
 

  四、铁路局员工不忘初心的坚守

  被沿线彝族同胞赞誉为“公交车”、“脱贫车”的背后,是传承了成昆精神的铁路局员工不忘初心的坚守。

  46岁的阿西阿呷,是旅客与同事们公认的美女车长。5619次客车从燕岗站出发后,身着笔挺制服的列车长阿西阿呷,从车尾的行李车开始,对列车进行全面巡查。历经26度春风秋雨的洗礼,现在的阿呷,虽然已经微微发福,却增添了几分处乱不惊的庄重气质。她出现在列车上,就把安全感和亲切感带给了旅客。能够终生为他们服务,助他们经济脱贫,助他们精神脱贫,是阿呷最大的心愿,更是阿呷最大的荣幸。
 


 

  (女列车长与当地乘客说不完的欢乐与幸福•选自《成昆铁路•6•画册》)
 

  33岁的站长薛东旭老家在北方,上世纪七十年代举家迁移到成昆线。他们家有着“四代铁路人”的光荣和“三代成昆人”的坚守。他借用《咱当兵的人》的旋律,填了一首歌词,引吭高歌:“咱小站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远离了妻女和儿郎……咱小站的人,就是不一样,只因为我们把‘成昆精神’传承发扬……”。

  现在,两趟成昆“慢火车”和它们停靠的所有车站都实行用普通话、彝语播放。

  成昆铁路,不忘初心;万千中国铁路人,永恒不变的宗旨——人民铁路为人民。

  汽笛声扬,“小慢车”缓入故乡,慢的是车速,不慢的是追求,交织着爱与责任,拉近了大凉山的现实与梦想的距离,温暖了山民的心灵和远大理想……

  成昆线上的“慢车”今天依然年轻,在大凉山深处持续折返,完成它“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使命。汽笛声扬,“小慢车”缓入故乡,慢的是车速,不慢的是追求,交织着爱与责任,拉近了大凉山的现实与梦想的距离,温暖了山民的心灵和远大理想……成昆线上的“慢车”今天依然年轻,在大凉山深处持续折返,完成它“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使命。
 


 

  (慢火车用上售票新设备•选自网络)
 

  悠悠慢车,正寻着它的老路;彝族老乡,正道着他的家常;小商小贩,正算着他的进账;莘莘学子,正忆着他的学堂。

  一如既往,成昆铁路的初衷,继续牵引强国富民的理想。动车组,载着西南社会向现代化迅跑;慢火车,载着大小凉山彝胞致富希望。

  大山时而蜿蜒壮丽,时而危峰突兀,时而一排排墓碑从眼前掠过……动车飞驰而过,慢车悠悠而行,载着发展、载着希望、载着美好的明天。而在这背后,是无数铁路人的慷慨付出!他们是成昆铁路的建设者、成昆铁路的运营者,为中国、为西南、为大凉山繁荣昌盛而燃烧自己奉献青春的铁路人。

  一位乘客感叹道:“慢火车”彰显着铁路部门的责任与担当,它朝着“人民群众”满意的方向一路前行,是人民心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忆往昔,建设者高速修铁路,将现代文明带入封闭大山;

  看今朝,运营者慢速开普客,让彝族同胞走进现代文明。


       尾声的尾声:
       成昆铁路为建成新中国的战略防御体系,确保长治久安起了先锋作用。
       成昆铁路促进了国家经济大调整,拉开了西部大开发的的序幕,并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西南工业系统。
       将大西南融入了全国铁路大网络,大大促进了西南边陲的社会与文化的发展。
       成昆铁路是新中国铁路建设事业的里程碑,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打下思想与技术基础。
成昆铁路大会战是战略决策者、组织指挥者、建设参与者活学活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经典之作,是一座丰富的精神宝藏。
       成昆铁路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获得联合国崇高荣誉的伟大工程,是震憾世界的壮举。
       成昆 铁路永垂史册。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作者,洪承惠,1944年7月出生。1962年入伍。铁道兵一师历任战士、班长、干事,参加成昆铁路大会战。1978年转业。历任科员、镇长、街道办主任等职。2004年8月退休后,立志全力写好《成昆铁路大会战》。

 


 


 



首发:铁道兵文化网

美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向日葵